
「一國兩制」優勢得天獨厚 港應善用金融實力
昨日舉行的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以「連繫大灣區,輻射一帶一路」為主題,多位出席論壇的講者不約而同地指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華商,在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助力中國經濟發展中可發揮重要作用。而香港作為聯繫中國和世界尤其是海外華商的重要橋樑,可以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論壇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主辦,線上、線下的與會者共同探討香港在「一國兩制」優勢下,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高雲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等人,通過線上方式作主旨演講。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等出席了論壇。
助外企進入中國經濟內循環
全國政協常委、2021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主席蔡冠深於主旨演講中表示,香港是國際商業和貿易樞紐,並擁有大批與國際國內接軌的專業人士,可協助海外企業利用大灣區進入中國經濟內循環。香港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尤其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香港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為全球華商提供全面多元的金融、貿易和融資服務,且能夠聯手華商一起開拓「一帶一路」及全球市場。
蔡冠深列舉指出,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即4,000萬人,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南亞地區的華僑華人就超過4,000萬,歐洲地區約300萬,非洲地區約100萬,因此在全球抗擊疫情之下,在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以及維護人類的共同進步中,華商可以發揮巨大而又獨特的作用。
背靠內地 港服務業優勢盡現
除了對世界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中總會長袁武致歡迎辭時表示,華商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更是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是聯繫中國和世界尤其是海外華商的重要橋樑。在國際政治經濟新發展下,香港工商界和海外華商多年來構建的網絡,將對推動區域內的深層次合作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背靠內地和「一國兩制」的基礎上,香港服務業可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亦強調香港作為橋樑的重要性。她稱,香港社會各界在過去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與海外不少華僑社區及華商組織建立了友好關係,形成一個網絡,在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積極的動力,亦成為了外地與中國交往的橋樑。香港一直是這一道橋樑的一部分,對外和華僑緊密聯繫,對內則憑藉海外華人網絡對祖國作出貢獻。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透過視頻演講時強調,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廣大華僑華人的支持和參與,呼籲大家搶抓「一帶一路」建設和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