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4-11] 塱原爭議雙方鬥搬數據
【本報訊】「塱原爭議」進入新階段;九鐵落馬洲支線上訴聆訊於昨日正式展開,代表九廣鐵路公司提出上訴的英國御用大律師Keith Lindblom質疑環保署的決定與政府的政策相違背,又重申經羅湖進出香港人數迅速增加,而其他路線已經證實行不通,故現時建議的經過塱原的路線是唯一的選擇。
代表環保署的資深大律師余若海則指落馬洲支線有其他可行路線,只是九鐵預設答案,令其他可行路線的研究流於馬虎;又質疑其改善環境措施的成效。
九鐵就環保署署長否決其上水至落馬洲支線環境評估報告及不簽發環境野i證的聆訊於昨日展開,代表九鐵的Keith Lindblom在陳詞時指出:落馬洲支線是香港重要的基建工程;目前,經羅湖出入香港的人數逐年遞增,由九五年平均每天十萬人次,到去年的二十萬人次,增長率達一倍。如果不採取措施,估計到二零零九年每日便會高達四十萬人次經過羅湖進出香港,羅湖關卡根本不勝負荷,所以興建落馬洲支線不但有需要,而且十分迫切,因此不應受到拖延。
經塱原無法避免
同時,九鐵已經研究過多條其他路線,但全部在實行上都有困難,因此落馬洲支線經過塱原是無法避免的。他們同意塱原擁有必須保護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他們會將支線分兩期施工,並盡量在旱季進行;採用特別技術鋪設高架路軌;要求上訴委員會考慮訂立條件,規定九鐵公司開闢理想的動物棲息地、在環境緩衝區推行管理計劃、進行濕地長期保養工作等。
他又指興建落馬洲支線、紓緩羅湖的擠塞情況是政府的政策,在籌劃過程政府也一再重申對計劃的支持,因此他質疑環保署作為政府的一個執行部門,並沒有權力去否決整個計劃;他指倘環保署對有關的程序、建築方法等有所不滿,可以運用現行法例賦予他們權力,去限制及有關的建造情況,根本沒有否決整個計劃的必要。
工程須受條例規限
不過,代表環保署的余若海就指《環評條例》已經清楚說明所有基建工程都受該條例規限,這反映了特區政府對改善環境所作出的承擔,而環保署也是依法行事。他指當局在落馬洲支線籌備期間已經多次強調過是項工程必須受環評條例所規範。
他又指自九三年以來,香港觀鳥會在塱原共錄得二百二十多個鳥種,幾乎佔香港鳥種的一半;其中有三個瀕危鳥種,例如全球只有約七百隻的黑臉腑O、八個受威脅鳥種、四個有地區性重要鳥種、三種只在香港極少數地區出現如彩鷸等鳥種等,因此已被國際視為重要鳥區。根據法例,所有發展在這些具生態價值的地區前都須「讓路」。
他又指事實有很多代替現時支線的方案,例如擴建羅湖站、還有隧道及南北道等都可避免影響到塱原。
上訴聆訊今日將繼續,雙方將邀請十六名證人作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