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7] 中日關係應走「第三條道路」
■邱震海博士 國際時事評論員
作者認為,中日關係應走「第三條道路」,其主要內涵是:既不擱置或迴避歷史,也不將歷史問題視為雙方關係的主要障礙,而是注重拓展中日間的共同利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日本首相小泉在聖地亞哥的峰會,在中日關係因東海油氣田和潛艇事件而陷入低潮之際終於成功舉行,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
兩個極端都不妥當
在中國方面,近年先後出現過處理對日關係的兩個極端,一是對日強硬路線,二是所謂的「對日新思維」,兩者區別在於:前者將日本對歷史問題的認識作為改善中日政治關係的唯一前提;後者則主張超越道歉,因而被人誤解為放棄歷史,而日本右翼也以此大作文章。
筆者認為,中日關係應走「第三條道路」,其內涵是:既不擱置或迴避歷史,也不將歷史問題視為雙方關係的主要障礙,而是注重拓展中日間的共同利益;針對雙方在歷史觀上的分歧,嘗試建立政府和民間的理性對話管道,通過交流了解對方的歷史觀,求得共識,並逐步修正自身歷史觀中一些片面的成份。
對中日關係全面準確評估
中日關係「第三條道路」的提出,乃基於對日本社會現狀和各階層情況的基本評估。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社會雖然近年在戰爭歷史問題上有嚴重右滑傾向,但對戰爭的模糊認識和戰後近六十年形成的和平主義傾向同時佔主導地位。戰後日本基本形成了民主政治的框架,國民雖然思想保守,但在多年民主與和平思想的訓練下,基本上還是會避免極端的選擇,因此極端民族主義思潮(亦即反美右翼)的市場極其有限。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絕大部分國民的模糊歷史觀,與極端右翼分子故意抹煞歷史的立場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源於戰後日本對歷史梳理的不徹底,以及面對中國崛起的所謂「威脅」,更進一步為情緒所左右。因此,在歷史問題上,有必要將日本極端右翼分子、保守政治家和大多數國民的模糊歷史觀三者加以區分。過去一段時間,中方的宣傳將三者混為一談,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只有正確區分上述三類不同的人,將大多數日本國民作為信任、依賴的對象,日本社會的理性、健康力量才會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第三條道路」具操作性
中日關係「第三條道路」可從政治層面、專家層面和民間三個不同的切入口展開。
第一、在政治層面,須採取對日本保守政治家既鬥爭又爭取的策略。必須承認,小泉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但小泉本人從本質上則並非反華的極端右翼分子,而是一個一切從內政需求出發的機會主義政治家。因此,中方有必要通過各種渠道傳達資訊,要求小泉應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參拜靖國神社,以顯示出一個民主社會政治家應有的良知和道德勇氣;同時中國官方則須大幅淡化在歷史問題上對日本的公開指責。
第二、專家層面的交流是中日解決歷史觀問題的重要起始和關鍵。由於中日在歷史觀上的巨大分歧,因此為避免民間情緒化的衝撞,歷史觀的交流應先由專家層面展開為宜。具體說來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展開:一、成立中日教科書國際聯合撰寫小組,由中、日、韓、新加坡、美等國歷史學家共同參與,從而帶進不同的歷史觀及其切磋、修正;二、開發二戰歷史問題國際共同研究專案,並向兩國民眾定期公佈研究結果,以此擴展兩國民眾的視野,逐步調整或豐富其原有歷史觀。
第三、在民間層面,中日之間有必要部分仿照六十年代法德《愛麗舍條約》附件的做法,以略帶強制性的機制推動雙方人民尤其是青年之間的往來。(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