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4年12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采風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7] 琴台客聚:解讀古詩趣味多

放大圖片

長江三峽的白帝城,包含了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

龐眉生

 解讀古人詩,頗饒佳趣。解讀之人,不少是大師級讀書人。他們的心得,每有創見,追蹤下去,興味無窮。

 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此詩顯淺,但第三句不易解讀。白帝即白帝廟,位於三峽夔門口。江陵即荊州。三峽過盡再向下游,可到江陵。怎麼千里一日還呢?這個還字,是不是一日來回?是以費解。

 原來這個回字,只有李白一人適用。原因是李白的家室在江陵。千里一日還,就是還家之意,是以讀詩要旁及詩人的身世和行蹤始可解難。

 杜牧名篇:「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此詩亦顯淺。但第四句的隔江,頗不易解讀。近人史學家陳寅恪解讀隔江,頗有創見。他說這個歌女是江北人,賣唱到秦淮,此謂之隔江。看來杜牧與歌女頗為相熟,知道她是江北人,才用上隔江二字。

 也是杜牧名篇: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此詩歷來最具爭議的是一覺的讀法。該讀「𠳓覺」的「覺」,還是「覺醒」的「覺」?各有講法。而兩種讀法,亦可通解,所以較難定音。

 直至近人周汝昌一錘定音,提出理據,應讀覺醒的覺。他的理據是,杜牧做官期間,對官場頗為不滿。其後他告假,陪哥哥去揚州醫眼,過了期限,仍不還任。按唐代官制,逾期不還任,即作棄官論。杜牧也不管了。為甚麼?原來他自出仕之日起,至到揚州時止,恰好是十年。十年一旦覺醒,乃夢覺揚州,不做官了,寧願贏得青樓薄倖名。周汝昌的理據,配合詩人的背景歷史來解讀,當然具有高度說服力。

 白居易的長恨歌,乃千古名篇,膾炙人口。明代大才子楊慎解讀長恨歌,別有見解。他毫不客氣,指出這名篇內有謬誤之處。

 他指出:「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錯。錯在何處?他說長生殿在驪山之腰,專作祭祀之用。唐明皇與楊貴妃決不會夜半到祭祀地方談情做愛。他們的寢宮名飛霜殿,在驪山腳下。若將詩句改為七月七日飛霜殿,差不多了。

 楊慎又說,「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落。」又錯。他說,唐明皇由劍門關入蜀,完全不經峨嵋山。

 楊慎所講,皆為實情。白居易是唐代貞元年間人,上距唐玄宗不過七十年。可以說,白居易是近人寫近事,尚有此謬誤;寫年代較遠的事,那就更難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