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29] 研究排斥歧視 尋找扶貧出路

 ■湯家驊 立法會議員 資深大律師

 香港社會十分關注貧窮問題,可是當問到:什麼是貧窮?它的成因是什麼?要採取什麼策略和步驟去改善貧窮問題?我們卻會得到許多不同的答案和主張。現時社會各界均聲言要解決貧窮問題,但到底我們是否已經抓住貧窮問題的關鍵,所提出的方案,又是否能夠對症下藥?

現時對貧窮問題的主流理解

大致歸類為兩種

 1.「貧窮」是「經濟資源」不足,是純粹金錢的問題。當經濟環境改善後,問題將會得到解決;

 2.「貧窮」是因為貧困者自己未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力不足以致趕不上「知識型」大隊。若以職業培訓去提升他/她們的競爭力,能夠改善貧窮情況。

 這也是過去數年特區政府對貧窮問題的理解和對策,但針對近年日益惡化的貧窮問題,這種論述明顯有不足之處。首先,若果貧窮單純是「經濟資源不足」的問題,近一、兩年香港社會整體經濟已有所好轉,何以貧窮問題卻依然嚴重,低收入人口更有增加的趨勢?此外,香港社會自回歸前以至在董建華年代直至最近,均投入了大量教育資源去改善提升香港勞動階層的「知識水平」及競爭力,但失業問題依然嚴重,甚至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充當低技術勞工的錯配現象。這些現象均說明,政府現時對貧窮的理解,並未能深入探視貧窮問題的複雜成因,因此所提出的改善策略,亦只能是非常表面甚至予人藥石亂投的感覺。

歧視、社會排斥與貧窮

 近年國際社會對貧窮問題其中一個新檢視的方向,是從歧視及社會排斥角度出發,了解貧窮的成因。許多研究指出:貧窮與社會排斥、歧視有緊密的關係,三者其實是一個互為影響的惡性循環。當一個人、或者是某個社群處於「貧窮」,便會引致他/她們陷入被排斥和歧視的境況。處身這種困境,亦會增加他/她們脫離貧窮的難度,甚至令他/她們更加貧窮,陷於無法擺脫的惡性循環。

 例如,居於偏遠社區的青少年,由於區內工種少、職位不多,必須到區外才能找到更多的就業機會。許多缺乏工作經驗和學歷的青年人進入勞動市場時,要面對很大的困難。他們當中有部分是來自貧窮家庭的青年人,縱使有很強的求職意慾,卻連外出找工作的車資都負擔不來。他們就算在區外找到工作,大多只能從事工資相對偏低的非技術職位,高昂的交通費和生活費令他們無法改善貧窮狀況。

 這些青年人若想透過進修「增值」,亦要面對大學和專業學院削資和提高學費的陰霾。他們必須盤算自己能否在普遍高工時、低工資的職場現實下,負擔高昂的學費、付出學習的精神、體力和去掙扎向上。在重重困難下,改善自己的生活夢想最終變得遙不可及。另一方面,部分找不到工作和就學機會的年青人無奈、無選擇地長期被排斥於社會之外,更難奢求擺脫貧窮。他們若以自尊交換微薄的社會福利,更要忍受歧視的目光。

 可是,現時香港社會就這方面所掌握的數據卻非常之少。為此,我與中文大學社工系的黃洪博士、樹仁學院社工系的李昺偉博士合作,正進行一項名為「貧窮與社會歧視研究計劃」。整個計劃為期一年,在新界六個被認為是貧窮的社區進行。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劃,對香港社會的貧窮階層的處境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放假期間,我在倫敦會見了英國副首相府屬下的「處理失利小組」之總裁(Director General of Tackling Disadvantage Group)。他告訴我,他們研究及處理社會排斥與貧窮相關之問題已近十年,亦已有多少成果,但仍須不斷努力。對此,我為香港在這方面之認知貧乏,感到無比慚愧。

 要妥善處理香港的貧窮問題,我們必須以宏觀廣闊的視野正視問題的根本。「貧窮」的成因是多元的,不單是經濟資源的缺乏,還包括社會關係、心理、政治參與和文化各種因素。全面審視「貧窮」問題,才能了解其複雜成因及貧窮人士的處境。「貧窮與社會歧視研究計劃」的團隊希望,研究結果能讓社會大眾更廣泛了解和認識何謂「貧窮」,政府及有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可以制訂更全面、有效的抗貧策略。 (本欄每周一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