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01] 香港致力於保障婦女權益

■梁愛詩博士

 為保障婦女權益,提升婦女地位,香港特區政府不僅積極地推行了多項政策和措施,制訂並著手修改了一批涉及婦女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同時還特別注重發揮基層婦女自身的力量,協助其解決在生活與就業方面面對的問題。

 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十年前在北京舉行,主題是「平等、發展與和平」,會上通過了重要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為促進性別平等和推動婦女發展奠定了基礎。十年來,各國政府致力落實《行動綱領》,取得豐碩的成果。就以我國為例,男女平等已成為基本國策,而婦女發展亦已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內,婦女地位得到顯著提高。

多項措施保障婦女權益

 在香港方面,特區政府也積極地推行多項政策和措施,以提升婦女地位,保障婦女權益和促進婦女福祉。這些措施包括:

 •制定《性別歧視條例》和《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保障婦女在僱傭和教育等指定範疇免受歧視;基於性別、婚姻狀況和懷孕的歧視,均屬違法。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負責消除性別歧視和促進兩性平等;

 •履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所訂的義務,並已兩次向聯合國提交報告,闡述有關工作的進展,出席質詢會議,解答提問;

 •成立婦女事務委員會,就促進婦女福祉和權益的長遠目標和策略提供意見,增強婦女能力,教育公眾,務求女性在生活各方面獲得應有的地位、權利和機會;

 •指令政府部門,在政策和法例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兩性的觀點和需要,逐步於不同政策範疇引入性別觀點主流化檢視清單;

 •修改法例包括《證據條例》、《刑事罪行條例》,保護性侵犯的受害者,使家庭暴力和強姦案件的罪犯更易被繩之於法;修訂《稅務條例》、《婚姻條例》、《婚姻訴訟條例》、《分居令及贍養令條例》、《領養條例》、《商船條例》等以刪除兩性不平等待遇的條文;以及

 •為不同年齡、不同需要的婦女提供全面、廉宜和優質的保健服務,讓婦女保持強健的體魄,應付每天的挑戰。

正在著手檢討相關法律

 現時立法工作,主要是兩項:

 一是檢討《家庭暴力條例》,務求為被虐待的婦女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月前,專家小組就天水圍案件檢討處理家庭暴力問題服務的不足,死因研究庭也提出了十二點改善服務的建議,有部分建議經已實行。我想舉一些例子,說明修改法例並非容易的事:有人提出要把精神虐待包括在條例保障內。精神虐待在某些情況下構成嚴重或永久性的損害,可是語言的衝突,比動操的機會頻繁得多。如果家庭中的成員,沒有包容和寬恕,整個家庭制度會崩潰;有人認為條例應該也保障老人,但是現行法律沒有規定成年子女有扶養父母的義務;有人認為施虐者必須接受強迫性輔導,但是受輔導者要有接受輔導的意願,才能有效。這並非說這些建議不可行,而是希望大家能徹底研究,充分討論,使社會能達成共識,立法工作才可以順利進行。家庭問題,並非刑法能夠完全解決,家庭教育,社會環境,道德水平,及時的援助,對處理家庭暴力案件十分重要。

 二是檢討有關居籍(domicile)的法律。按普通法,婦女在結婚的時候就失去居籍的選擇權,而居籍影響法庭的司法管轄權、遺產的處理等,顯然過時。法律改革委員會最近提交了報告,政府正著手研究修訂有關條例給予已婚婦女獨立的居籍權。

 除外,雖然《婚姻訴訟條例》基本上給予婦女與男性同等的地位,但是由於許多婦女在事實上仍然處於經濟上的弱勢,離婚案件年年遞增。如何減少婚姻破裂?如何處理好離婚後的財產和經濟問題?如何使孩子們因父母的關係破裂而受的損害減至最少?正是法律界、教育界、社會工作者和其他人士應探討的事。多年來我曾呼籲制訂「探視手則」,協助父母如何對待探視權,避免孩子受到雙親敵對心態的壓力,亦不會受到一方賄賂而難以管教,至今未成功,仍需努力。

發揮基層婦女自身的力量

 推進婦女權益,政府有責,但是仍然要靠婦女自身的力量。昨天晚上,我為香港天水圍婦女聯合會慈善音樂劇《天水圍的春天》演出主禮時,學習到基層婦女如何發揮力量,改善社區形象。天水圍是一個新發展的市區,新移民家庭多,收入較少,設施未足。該區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青少年就業率低、自殺率高,家庭暴力案件多。去年四月發生的滅門慘劇,相信大家記憶猶新。天水圍被形容為悲情城市,居民大感沮喪。有見及此,天水圍婦女聯合會徵集了三、四百名居民,花了十個月排練出一個音樂劇,介紹天水圍可愛的地方,包括空氣清新、綠化環境、居民守望相助,刻劃人間友情。令人感動的是,真實人物中有位四肢癱瘓的老伯,常常在區內坐著電動輪椅,勸告夜青早些返家,並救過幾位企圖自殺者的生命。音樂劇的成功,不在於它能籌到多少經費,或者它的藝術水平。重要的是:通過參與策劃和演出,居民表達了他們對天水圍的愛護,並企圖把它變成希望之城,加強他們對自己的信心和凝聚力。可見基層婦女有力量改善社區,能改變香港。

 香港婦女的地位整體上已大大提高,但是基層婦女在生活和就業方面,仍然面對不少問題。由於基層婦女一般學歷不高,又缺乏專業技能,因此在找工作時,難免處處碰壁;即使找到工作,往往只能擔任技術職位,工資偏低,工時又長,家庭和工作兩者很難兼顧。有見及此,政府與許多婦女團體和非政府組織不斷致力為基層婦女提供各種支援服務,例如開辦再培訓課程和提供託兒服務等,以提升他們的技能,協助她們就業,讓她們發揮潛能,盡展所長。

 在過去幾年,香港經濟一度處於低潮,就業市場嚴重收縮,基層婦女首當其衝。不過,許多婦女沒有因此而感到灰心氣餒,反而加倍積極,努力裝備自己,尋找出路。例如有些婦女在社區中心的協助下開設改衣店,專門替人修改、縫補衣服。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不錯,而且可以一嘗創業的滿足感。這種逆境自強、奮發向上的精神,實在值得市民好好學習。(文匯論壇)

 (本文為作者在紀念北京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0周年之際,在香港基層婦女地位與發展研討會上的致辭全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