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9] 香港勞動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張建宗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
隨著香港與內地特別是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融合和全球一體化,我們的勞動人口,特別是青年人,要面對勞動市場開放帶來的競爭和機遇。今日的就業市場可謂並無疆界,就業並非局限於香港。
勞動市場面對的挑戰
現時,勞動市場面對的挑戰,除了要創造新職位外,最重要的是要處理由於經濟轉型、全球一體化、資訊科技普及和企業精簡架構等造成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經濟轉型對於香港這個靈活的城市其實並非新事物。自八十年代初中國經濟開放後,很多本地工廠都搬到珠江三角洲一帶運作藉以減低生產成本,導致香港流失大量製造業職位,幸而當時很多本地工人都能夠從製造業轉職至日益壯大的服務業。反映這個現象,製造業的總就業人數,由1984年佔勞動人口的35.6%下降至1994年的19.2%,並在2004年進一步減少至6.6%。相反,服務行業的就業人數卻大幅增加,由1984年佔勞動人口的53.2%上升至1994年的71.3%,並在2004年進一步增加至79.0%。
近年來,全球化趨勢和資訊科技普及雖然帶來新的貿易及投資機會,但也加速了生產工序的不斷遷移離港和一些白領工作的外判,使低下階層的就業機會逐漸減少。此外,部分企業利用資本設備取代勞工,以及通過精簡人手來減省成本和提升競爭力,進一步令低技術和低學歷的工人面對轉職或就業困難。
毫無疑問,結構性轉型至更高增值和知識為本的經濟活動,令本地基層工人更難適應。由於我們的勞動人口有三分之一只有初中的教育水平,工人由一個行業橫向轉至另一個技術或教育水平相近的行業較為容易,但需要把技能提升從而縱向轉業則明顯困難得多。
現時,社會「一中兩低」的勞工階層正面對最大的失業威脅,而失業時間也是較長:「一中」是指年齡40或歲以上的中年人士,而「兩低」則是指教育及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一群。中年失業人數雖然已由高峰期近14萬人減至現時近10萬人,但仍佔全港失業人口大約一半。與此同時,低學歷人士的失業率亦相對較高。初中或以下程度組別人士的失業率為8.1%,比大專和學位程度人士高出4個百分點。
未來的定位和機遇
現時不少專業人士及管理人員都到內地或海外發展。根據統計資料,去年曾在內地工作的香港居民共有24萬人,是90年代初的4倍。他們當中大部分為經理、行政級或專業人員,而近九成通常在廣東省工作。為提升香港的經濟活力,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我們同時向國內外的專才開放門戶,通過較靈活的制度吸引他們來港工作。
單在今年首三季,我們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一般就業政策」已批准近2萬名從內地和海外的人才來港工作的申請。特區政府正考慮在來年推出一項新的入境計劃,讓一定數目的國內外人才在無須獲得本地僱主聘用的情況下,來港居住一段時間。透過吸引更多人才來港,可增加香港的競爭力,從而吸引資金、創造就業。
宏觀而言,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在第一階段實施的首兩年(2004-05)為香港提供約2萬9千個職位。在2004年,根據CEPA框架推出的「個人遊」計劃訪港的內地旅客有426萬人次,佔訪港旅客總數的20%,他們共帶來65億元的額外旅客消費。於今年10月18日達成協議的CEPA第三階段開放措施,將為香港企業及專業界別帶來更多商機,開拓內地市場,並會增加香港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這些措施亦有助香港維持廣泛的經濟復甦,以及鼓勵私營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總的來說,由於本港經濟基調依然良好,我們對就業市場的前景仍保持審慎樂觀。(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