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6] 琴台客聚:龍鼓灘頭 放大圖片
在龍鼓灘頭,可遠眺中電的發電站。若中電可於灘頭立碑記文天祥《正氣歌》,則功德無量矣。 網上圖片
吳羊璧
在香港,要成為一個大企業的股東,倒也不太困難。只要這企業是上市公司,你買了他的股票,你就是股東了。
朋友就是中電的股東。他說,中電不時會有招待股東參觀發電廠的活動,備了車子,用一頓午餐,應說是招呼周到。這一次參觀龍鼓灘發電廠,朋友已報了名。
說起龍鼓灘,我倒是有話說。原來龍鼓灘就是文天祥詩句「皇恐灘頭說皇恐」的皇恐灘。畫家魏翀兄告訴我的。魏兄到處去寫生,寫生時遇居民就打探,長談短談,了解當地古今。香港哪個角落,他到過的,都能娓娓道出那裡的往日故事。
聽魏兄說,為何這裡叫做龍鼓灘?因為曾經是龍舟競渡的地點,每年到端午前後,灘頭龍舟鼓響,故此叫龍鼓灘。
又為甚麼叫做皇恐灘?因為宋代的末代小皇帝宋帝昺,一路南奔,曾經在這一帶度過淒涼的日月。一個夜裡,他在這灘頭聽到獸叫聲,很受驚。其實不是猛獸,只是珎,即黃珎。黃珎之名,因「皇驚」而得。這個灘頭,也就稱為皇恐灘。隨從宋帝的文天祥,把皇恐灘寫入了詩句:「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裡嘆零丁」。文天祥這首《過零丁洋》詩的最後二句是膾炙人口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可以為正義信念而死無返顧,詩很動人。
魏兄說,龍鼓灘有天后廟,有碑,記這些往事。
關於皇恐灘所在,另有一說在江西。贛江有十八灘泥灘,行舟艱難,船夫到此皇恐。但是如果從文天祥全詩立意來看,他說皇恐,嘆零丁,應該是在香港屯門這一帶。
香港這個地方,古老歷史上不是一個要衝、大城,但是古跡仍是有一些的。宋王台、龍鼓灘就是可以憑弔宋朝最後歲月的古蹟。至於近代,在洋務運動、維新運動、推翻清朝、抗日戰爭等等活動中,在香港奔走過的名人就不知有多少了。如果找出一個辦法,把這些往事,在有關的地點,用生動的方式提一提,讓人們走到那裡就想起曾有甚麼人在這裡做過甚麼事,那是饒有興趣的。說不定可以成為一種旅遊話題,讓來遊香港的人驚嘆:原來香港這個小島,臥龍雛鳳,不知進出過多少名人,與多少歷史大事有關。
孫中山在香港上過學,辦過報,設立過「乾亨行」。如果在適當的地點,立一尊孫中山的塑像(內地城市常見塑像,仿真人大小。上海有一條街,魯迅、葉聖陶等名人都在那裡有立體銅像),簡單說明,某年,孫中山先生在這裡,正走去上學,或者在奔走革命,那多麼有意思。
中電在龍鼓灘,可不可以覓地(這也可以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設一個小亭,立塑像,立一塊碑,請書法家寫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詩,又記述皇恐灘往事。文天祥的《正氣歌》,無人不知,也可以立一碑。說不定可以成為香港一個旅遊景點,內地遊客到此驚嘆一聲:原來文天祥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