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2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郭國全:今年整體經濟向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2-04]
放大圖片

 新春伊始,香港特區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先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述說自己對香港整體經濟發展、樓市前景、兩岸三通以及香港全球最大貨櫃港地位拱手讓予新加坡等等熱門話題的看法。同時,他還讓我們了解到香港官員與內地對於本港經濟「深層次矛盾」的不同解讀。

 江:從06年開始,香港大部分媒體都分析今年的經濟都是看好的,你覺得利好的因素是什麼?

 郭:香港是一個非常外向型的經濟,我們主要的經濟能力是服務外面的顧客,以前是出口到美國或是別的國家,現在愈來愈多是服務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這服務不只是貿易出口,也愈來愈多是一些服務性的行業,有商業的服務、消費的服務、金融的服務。此外,就全球經濟的大環境而言,美國直到最近的數據還是不錯的;歐洲差強人意,但是還是可以的,而且有趨向是在改善;日本的經濟經過十多年的低迷後,現在正一步一步地復甦;內地的經濟現在看來還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總的來說經濟增長還是不錯的。在這一前提下,我估計06年香港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

外向型經濟 發展潛力大

 江:過去有很多人對香港的經濟前景都不看好,認為香港沒有結構性的發展,政府說要發展物流,現在貨櫃碼頭又被新加坡趕上了,物流的前景也不佳,你對整體的看法如何?

 郭:實際上香港經濟的復甦,是在這兩年半左右,03年8月份左右SARS完結後,香港的經濟就大幅復甦。但在一年多前,還有很多人擔心香港做生意的成本那麼高、沒有競爭力、沒有工業、沒有增長點等等,附近的城市也對香港帶來了很多競爭。有一段時間很多人對香港的前景很悲觀,投資都會到內地等等。今天沒有聽到這麼多這方面的聲音,實際上當時很多人因為經濟低迷,看不到香港競爭的實力,看不到問題是在哪裡,今天我們看得很清楚,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發展對香港是一個機遇,不單是一個競爭,可當時我們只看到競爭,而看不到機遇。事實上,只要香港有辦法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好我們應該扮演的角色,我們就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貨櫃增長放緩 未反映整體貿易

 你剛才提到物流,物流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現在很多人看到的是貨櫃的吞吐量,香港的增長沒有深圳與新加坡那麼快,我們全球第一的地位被新加坡取代了。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這貨櫃量的增長實際上是代表了整個華南、整個亞洲的貿易增進很快。香港傳統上在貿易方面居領導地位,我們很多企業在貿易方面是很強的。貿易增長那麼快,帶動很多的企業,不管是生產的或是貿易的,他們的生意增長了很多。但是香港企業不一定能夠把所有這些貨都通過香港來進出口,愈來愈多企業是離岸貿易。例如一個香港企業在中國內地有三個工廠,在東南亞也有三個工廠,他的生意量做多了更多的貨,但是可能是在上海或是泰國做的,直接出口到美國,不會經過香港,所以香港的貨櫃吞吐量不會增長那麼快。但是香港的貿易量就增加了很多,而且在香港還是要增加僱員、辦事處、增加對專業服務、金融服務的需求,因此香港經濟的總體來說是得益了。這種情況是我們單單看貨櫃吞吐量就看不到。因此,如果我們宏觀一點來看,則整個區域的增長對香港來說都是好事,我們不可以單看一個數字。

經濟轉型 專業服務需求殷

 江:很多人都談到香港的經濟轉型,但過去的製造業在今天的香港是很難生存的,今後的經濟轉型向哪個方向轉變,如何才對香港最好?

 郭:香港實際上一直都在不斷地轉型。過去幾十年,香港從轉口到製造業,到發展金融業,一直都在轉變自己。內地的經濟發展對香港來說,影響特別大,內地的經濟發展使我們看到內地的企業愈來愈多冒出來,都需要更多的資金與專業服務,這方面的需求已經增長到香港幾乎已供不應求的地步,如香港已經出現會計師供應不足。

 這幾年香港金融專業服務、貿易物流與旅遊成為重要的產業,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發展出來的。

兩岸經濟更緊密 本港必受惠

 江:最近胡錦濤主席在廈門與台商提到,希望盡快的促成三通。三通的問題在香港有許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擔心三通後香港中介站的角色就消失了,轉口貿易也沒有,對香港會有很大的影響,你如何看這問題?

三通可帶來新機會

 郭:多年來我們對此問題作過不少研究,比如說今年突然開放三通了,轉口貿易有多少會走?佔香港總體的出口多少?很多年來的數據,都顯示會是百分之七左右,換句話說,就是會有百分之七的貿易會由於三通而不經過香港進行。百分之七對香港的影響是不是嚴重?這是很難說的,用簡單的數據來說,通常一年香港的貿易量增長是百分之十至十五,如果一下子沒有百分之七的話,就是從百分之十掉到百分之三,當然會有影響,但是影響也不是很嚴重。因為我們也不可以低估三通會帶來兩岸之間經貿的大大增加,增加量也會更快。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香港當然會增加了種種的業務機會。因此,總的來說兩岸的經濟更緊密,對香港只是短期內會有一點負面的影響,長遠來說,我還是樂觀的。

 江: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一般在市場上都認為三通對香港是不利的,你的分析是認為香港可以從中得益,而且扮演重要的角色,對嗎?

鄰居富有 香港可得益

 郭:我非常相信一個道理,就是鄰居都富有了,我們總是有一些好處。內地發展對香港一定有好處,現在個人遊來了,我們就發現北上消費沒有什麼大不了。

 內地發展令他們需要愈來愈多的專業服務、金融服務,內地的企業來到香港上市,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

 以前很多人認為他們發展了就與我們競爭,事實是我們的貿易伙伴或是鄰居都發展起來了,通常會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問題就是我們在這過程中要不斷的轉型,自我增值。因為以前可以做的,將來不一定可以做,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新的機會需要我們去把握。

以高增值解決「深層次矛盾」

 江:曾蔭權上京述職時,溫家寶總理說香港存在「深層次的矛盾」,曾特首解釋是針對經濟上問題,那麼,香港存在的高地價、高人工這個「深層次的矛盾」有何解決之方法?

 郭:第一,我個人的感覺,內地所說的「矛盾」,與香港所說的「矛盾」,含意是不同的。事物一定是有兩個方面,因此唯物辯證法中「矛盾與統一」的概念,在內地哲學性的思考來說,是一個很普遍採用的說法。在香港,「矛盾」指的主要是有差異與不同,與內地「矛盾」的說法是不一樣的。當然,高地價、高工資,的確是香港長期存在的情況,從經濟上來看,這也反映我們需要不斷向高增值的行業轉型,以前比較簡單的工序或是低增值的工序,正在不斷地外移。走高增值的路,也正是我們著手處理本港經濟「深層次矛盾」的重要方法。

提供最好營商環境

 江:在這次香港政改方案沒有通過,也引起了一些風波,曾特首也表示未來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現在政府團隊是不是走拚經濟的方向?

 郭:特首的政策我不方便去談。香港政府與民間的角色也不同,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一個最好的營商的環境,提供一個最好的經濟環境,以吸引企業去發揮他們所長。在這方面,香港面對不少新的問題。舉例而言,任何一個發達地區通常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經濟愈發達,要去啟動一個新項目就愈困難。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英國倫敦的機場要擴建,談了十多年都談不成,這是因為反對的聲音強烈。

現代競爭鼓勵創意

 香港現在也有一些類似的問題,例如西九、舊機場,很多新的基建項目出現,民間的反對聲音也很多,我們需要花時間去討論,所花的時間愈來愈長。此外,我們以前努力一點,拚勁多一點,就可以與別人競爭,但是現代的競爭愈來愈多是靠發明創意,不只是增加投入來增加出產去競爭,不單是做得愈來愈便宜,質量愈來愈好就可以的,現在很多新的競爭是有一些新的產品出來,一下子把整個商業的環境都改變。因此,香港如何去鼓勵創意就成為我們新的挑戰。

人民幣業務乃港重大機遇

 江:特區政府談到希望香港能作為人民幣的海外結算中心,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好處是甚麼?

 郭:我們從長遠一點去看這個問題,中國內地經濟不斷的進步、開放、發展,20年後、30年後,可能會更快一點,人民幣可能與今天的日圓、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差不多,也可以成為全球交換的主要貨幣。到那時,香港如果沒有辦法做人民幣的結算中心或是主要的交易中心的話,對香港就很不利。未來會出現什麼情況,現在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的加強香港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的能力。現在人民幣在香港的流通已經是很普遍,因為旅遊、做生意等等的原因,香港的銀行已經有提供人民幣這方面服務的需要,未來在香港的人民幣一定會愈來愈多,我們也希望香港的老百姓可以用他們的人民幣做一些人民幣方面的投資,如買一些人民幣的債券。

 再長遠一點,說不定有更多的內地企業來香港上市,他們現在上市是用港元來交易,但是實際上,他們可能需要人民幣或是外幣,所以長遠來說,在香港上市的企業用人民幣來交易也有可能。當然,這是很長遠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的往那方面去想去做。

樓市正處健康調整

 江:有一個問題,很多聽眾包括我都很有興趣,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回答。地產對香港是一大支柱,面對10多次加息的壓力,香港的樓市去年沉寂了一年,地產界認為今年會向好,你對香港的樓市有何看法?

 郭:政府對樓價多加評論,是沒有好結果的。你剛說加息加了那麼多,令房地產有了調整。從經濟的發展來說,我覺得調整也是健康的,因為前年到去年有過一段時間,樓市的價格漲得比較厲害,我覺得的確需要有調整時期,你可以看作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的健康的調整。長遠來看,香港的房地產發展,要看整體經濟的表現。

收入增長帶動樓價上升

 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香港的經濟是房地產的泡沫推動的,這我是不太同意的。當然房地產有市場的特性,就是漲的時候可以漲得很厲害,跌的時候也可以跌得很厲害。但如果看看過去二十年老百姓的收入,與香港房地產租金比較的話,收入的增長是快於租金的增長。換句話說,租金的增長是由收入來支持的。因此,我覺得是香港人收入增長帶動了房地產增長,而不是房地產推動經濟。

江素惠的天空—風雲人物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AM621 2月4日(星期六)晚上8:00-9:00播出 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