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與時俱進 放棄「積極不干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9-21]

■伍文深

 特首曾蔭權在日前召開的「十一五」經濟高峰會後,表示港府早已沒提「積極不干預」,而實行「大市場、小政府」方針,隨即引起香港各界的討論,專家學者普遍的理解是,這表明政府已放棄「積極不干預」,是好事;但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為此特首前天撰文回應,強調其提法並沒背離行之有效的自由市場經濟哲學。

 筆者認為,用「大市場、小政府」去取代「積極不干預」,是否更能體現香港政府近年的政策思維及管治方針,是否更有利於香港經濟發展,仍是值得商榷的問題,但公開宣稱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則是政府與時俱進的做法。現時還應加上一條:要警惕有人把政府這一純屬經濟政策的調整,引到泛政治化的道路,再次引起政治爭拗,影響政府推動經濟轉型的努力,令香港經濟無所作為。

「積極不干預」表述不清晰

 筆者一貫以來對「積極不干預」政策持批評的態度。首先是這一政策的表述,從字義上看,就十分蹩腳,不清晰,令人誤解。不干預就是不干預,為何要加個「積極」去修飾?既不干預、「不作為」,何來積極?這意思是否說不干預好?正如現時「市場萬能論」者所講的,政府對市場甚麼都不管為最好。但當年其創始人及解釋者並非如此解釋,而是說政府在有需要時仍須干預,如當市場出現自己不能應付的情況時,不排除政府干預云云。但若按此解釋,倒不如說「因應市場,及時與適度的干預」,更為準確,更易於為人理解,筆者認為,這當中,其實是創始人有點故弄玄虛的成分。

不符西方經濟主流理論

 其次,這一政策也不符合西方經濟的主流理論及政府管治經濟的實際操作。可以說,現時崇拜市場萬能,鼓吹香港應實行放任自流政策,一切應由市場決定的人,其依據的理論只是一種經濟學流派,而不是主流派。多數經濟學家對經濟調節的看法早已有共識:基本上是無形的手與有形的手共同對經濟起作用,是市場調節與政府必要的干預相結合。美國的經濟學大師凱恩斯,對此已有詳盡的論述。從實際層面而言,有哪一個國家、地區,實行過市場萬能論者所提供的一切由市場決定,放任自流的政策?相反,現時西方國家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是名正言順、習以為常的,而且愈來愈多地用稅收、利率、關稅等手段干預經濟、干預外貿,對此,並未見多少人有異議,有異議也無用。但在香港,政府一提干預,就往往受到批評;其干預舉措,更經常受到衝擊,難道是香港那些理論家、批評家比別人高明?

不符香港管治實際

 再次,說香港實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一切由市場決定,也不符合香港多年來的管治實際。精確地說,香港實行的是過分依賴市場調節,忽視政府作用的政策,而並非政府真的一切不干預,因為這樣做,香港經濟是不能維持的,問題僅是自覺還是被逼而已。

 其實,香港這個被稱為自由經濟模範的地區,從建埠開始,在房地產方面就存在著政府的干預。八十年代實行的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就是干預。回歸後,政府也有少數被逼干預的例子,一是於亞洲金融風危急關頭,為打退國際金融炒家的進攻,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投入巨資於股市、匯市;二是「沙士」爆發其間,為增強市民對前途的信心,投入相對廉價的土地作優惠,吸引迪士尼到香港建樂園;三是為應付經濟衰退,同中央政府簽署了CEPA協議。可以說,這只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基本方向是正確的。除建迪士尼由於急於求成讓步過多有所不足之外,其它應該說是成功的。而且對政府這些必要的投入及干預,市民也是理解和支持的。

不利提高香港整體競爭力

 第三,在積極不干預政策掩蓋下,政府不作為,或懶於作為的管治思維和政策,更不利於經濟全球化及區域經濟一體化下,實現香港經濟轉型,提高整體競爭力。現時一國一地區的競爭力,已不限於單個企業的努力和發展,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內部如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搞好基礎設施等。外部如政府出面簽定地區合作協議,為港商提供更多商機;提供優惠政策及措施,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資,以及支持本土企業對外投資等等。

 就香港目前情況而言,企業自主創新嚴重不足,經濟轉型乏力,競爭力下降,都同政府支持不足有關,如政府實行「不資助某一行業」的政策,就引致出現有境外科技企業打算到港投資,要求給予一定的土地及稅務優惠,因遭到拒絕轉投他地,令香港一再錯失發展科技製造業的機會,就是證明。政府改變名為積極不干預,實為放任自流的過時經濟政策,實是明智之舉,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希望。

警惕泛政治化的借題發揮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要警惕有人把政府這一純屬經濟政策的調整,引到泛政治化的道路,影響政府推動經濟轉型的努力。如現時已有人對政府的講法提出質疑,上綱上線說,是「特首一人說了算」,「擔憂新的干預主義,會帶來更多利益輸送與交換」等等。對此,筆者認為,一是要指出其對經濟的無知妄說,二是要揭露其借題發揮,以政治衝擊經濟的企圖。(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