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社署糊塗帳津貼死人15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17]
放大圖片

 ■申訴專員戴婉瑩(左)及高級調查主任謝敏傑公布有關社會福利署審批傷殘津貼調查結果。

 【本報訊】(記者 陳朗昇)政府部門又被揭糊塗帳。申訴專員公署發表報告,揭發社會福利署在過去16年間,多批出的傷殘津貼達3,300萬元,2001/02年起5個年度逾8%高額津貼款項屬「糊塗帳」;更有離世超過15年的申請人,竟仍每月獲發過千元普通傷殘津貼,累積計高達20萬元。社署接納及歡迎部分建議,但反駁申訴專員高估了問題的嚴重程度。

 申訴專員公署是根據去年10月有傳媒報道社署多宗多發傷殘津貼而展開調查,共檢核71宗涉及多付高額傷殘津貼的個案,結果發現自1988/89年度開始,社署已開始多付傷殘津貼。

院舍定義含混 指引不足

 當中以2004/05年度的個案最多,達1,509宗,多付金額以2002/03年度最多,達530萬元。由2001/02年開始的5個年度,社署合共有6,132宗多付高額津貼的個案,佔全部多付個案8%,涉及款項已有2,100萬元。

 現時社署傷殘津貼計劃共有普通及高額津貼金額,分別為1,125元及2,250元,截至2005/06年度共有11.3萬人受惠,當中87%是領取普通津貼。申訴專員公署發現,申領傷殘津貼計劃有多項問題,包括紀錄零碎不全,對有關「政府或受資助院舍」解釋又不清,加上給員工指引的資料不足之餘,內容也欠清晰。

機制有問題 人為疏忽多

 除有個案的受惠人去世後15年,社署仍懵然不知,繼續發放津貼外,多宗個案中社署職員都出現疏忽或未有盡力徹查的情況。申訴專員戴婉瑩認同,某些問題可能是機制問題,但亦有不少情況和人為疏忽有關。

 她建議社署人員除要定期覆檢傷殘津貼的申請外,亦應考慮對高額津貼的個案及70歲以下申請人個案作抽樣查核,並應收緊指引查明每宗多付津貼個案的原因。社署表示,現時已經設有各種資料核對、定期覆檢個案和抽樣查核機制,以偵測未有主動更新狀況的個案,減低多付津貼的機會。

 另針對宿生獲多發傷殘津貼的個案,現時社署更與教育統籌局核對資料,並在去年改善「申請/覆檢表格」,以釐清政府或受資助住宿院舍包括教育統籌局轄下的特殊寄宿學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