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7年1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油魚充鱈魚 流入食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25]
放大圖片

 ■百佳超級市場食品監控部總經理張思定(左)表示,出現問題的油魚來自印尼,百佳有當地簽發的衛生證明,並無意誤導市民。圖中他手持的便是印尼衛生證明書。

 【本報訊】(記者 朱樂汶)假鱈魚不但出現在超市,食肆或酒樓或已出現油魚充當鱈魚的現象。有經營凍肉海產批發的商人透露,目前行內確實有不法商人,以僅相當於銀鱈魚兩成價錢的油魚冒充鱈魚兜售,企圖謀取暴利。消委會表示,已收到5宗就百佳超級市場出售油魚的投訴,懷疑涉及標籤不準確。海關則表示,正研究和跟進事件。

 食物安全事件沒完沒了,孔雀石綠才剛過去,急凍假冒鱈魚又來了。自食物安全中心證實百佳超級市場以鱈魚名義出售的急凍油魚,有可能引致排油腹瀉後,百佳已全線停售被指有問題的急凍魚扒,昨日百佳各門市都有市民趕往要求退款。

價錢相差5倍 冒充謀暴利

 不過,有業界指這只是冰山一角。香港凍肉海產批發零售商會秘書長鄭興透露,雖然油魚並非「黑市魚」,但行內確有部分不法商人會「魚目混珠」,以廉價的油魚冒充「高檔貨」的銀鱈魚、白鱈魚。他指出,其商會內都沒有批發油魚,但據他知道一般銀鱈魚的批發價每磅要40、50元,但油魚則只需10至11元,價錢相距四五倍,「暫時沒有接到業界投訴,但冒充行為簡直是謀取暴利」。

 鄭興又認為,超級市場出售的急凍魚扒有列明「鱈魚(油魚)」,即代表入貨時,有關人士已獲悉該類魚扒是油魚,加上單看來貨價已可明顯分辨,令人懷疑存誤導成分也不為奇。

專家:真銀鱈黑邊細鱗

 有飲食業人士表示,不少酒樓食肆有以鱈魚入饌的菜式,但由於鱈魚是冷藏入口貨,抵港時已切成魚扒,業界根本難以分辨魚的品種,只能相信可靠的入口商證明,「平價的未必好,真正的銀鱈魚來貨很貴,如果菜單上20、30元便有一碟,很可能是油魚或其他劣質的魚。」

 油魚還是鱈魚,一般市民難以辨別。賣了20多年急凍魚的凍肉商販馮先生則教路說,「銀鱈魚表面的魚紋有黑邊,鱗片較幼細,是正式的銀雪鱈,而坊間所謂的藍雪鱈,鱗片粗很多,肉身帶黃,兩者價錢相差很遠。」

消委會收5投訴21查詢

 海關表示,正研究百佳售賣「油魚」事件,是否涉及干犯《商品說明條例》,如懷疑涉及有關條例,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表示,就百佳超級市場出售油魚事件,已收到5宗投訴和21個查詢,她認為今次事件嚴重,包裝食物的標籤要提供真實的資料,不能誤導消費者,一旦標籤說明錯誤或誤導,有損消費者利益。目前未知道個案的詳情,會逐一跟進每個個案。

 消委會又指出,百佳既然已承認出錯,應採取積極及進取方法,安排顧客退貨,如消費者無法出示單據,百佳亦應根據內部紀錄退貨。消費者如需要協助,可與消委會聯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