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官員昨日在立法會透露,政府計劃容許市民把先人的骨灰撒落在本港的指定海域,但禁止把食物、鮮花、祭祀物品拋入海中。我們認為,海葬是一種既莊嚴又環保的殯葬儀式,地少人多且骨灰龕已嚴重供不應求的香港,不僅不應為海葬設置不合理的限制,反而應簡化審批手續、提供資助服務並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市民移風易俗,將先人骨灰撒入大海。
面對蒼茫的天空和一望無際的大海,一邊深情地呼喚著已故先人的名字,一邊將拌著花瓣的先人骨灰撒向蔚藍色的波濤間。這就是人們常見的海葬儀式,既莊嚴肅穆,又浪漫感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不僅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心靈的故鄉。這正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死後「魂歸大海」的主要原因。我們所熟知的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及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都將大海作為了自己人生的最後歸宿。事實上,與土葬及保存骨灰龕相比,海葬還具有不污染環境、不佔用寶貴土地資源的優點。香港是一個地方狹小、生存空間高度擠逼的海濱城市,沒有理由不發揮靠近無垠海域的優勢,提倡文明而又環保的海葬儀式。
當然,中國人死後入土為安的習俗根深蒂固,要改變這種觀念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更需要政府簡化海葬申請程序,甚至借鑑有些地方的做法,在租用政府船隻方面適當提供減免性資助,以調動市民為先人舉行海葬的積極性。至於向大海拋撒祭祀物品的問題,政府強調防止污染海水的出發點沒有錯,但須顧及殯葬的傳統習俗。由於鮮花屬於有機物,很容易被海洋淨化,只要不拋投過量,不會對海洋造成污染。在這方面,有關當局也應適當照顧市民的感情,網開一面,允許市民用一定數量的花瓣伴著骨灰一起拋撒。(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