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大年
喝茶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炒製茶葉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傳統文化,保存其技藝是延續品嘗茶滋味的重要一環。
吳裕泰「綠茶節」每年的傳統活動是現場炒製綠茶,意義在於推廣中國的茶文化,弘揚中華傳統工藝。今年的吳裕泰「綠茶節」,於四月二十一日開始在北新橋老店、王府井店、金源貴友大廈和藍島大廈同時舉辦兩日,邀請杭州炒茶師傅以傳統手工工藝再現西湖龍井的炒製過程。龍井茶品的好壞,取決於鮮葉原料。茶葉的色、香、味、形在製作過程中變化很大,同樣的鮮葉,由於炒製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不同,做出來的龍井茶的品質亦會不同。鮮嫩的西湖龍井在炒茶人的手掌中翻飛、起舞,嫩綠的茶葉在鍋底吱吱作響,隨著炒茶人不停的變換姿勢並不停地施展抓、抖、壓等傳統手法,清新的茶香漸漸瀰漫,令觀者心曠神爽。
吳裕泰為京城喝茶愛好者們不斷提供新鮮健康、口味純正的茶品的同時,也普及了中國傳統的炒茶工藝。
近三百年間,來北京的文化人幾乎沒有不逛廠甸的,它的全稱是琉璃廠廠甸,與琉璃廠文化街結為一體,是京味最濃的地段。所謂京味文化,在歷史上由宮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交織構成,是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內涵。不逛廠甸,好比您就沒來過北京城。
春節期間的廠甸廟會連辦七天,地處鬧市,不收門票,幾萬遊客摩肩接踵,觀看雜技絕活,聆聽如歌叫賣,品嘗風味小吃,選購手工藝品。中老年人難忘兒時貪吃薩琪瑪、驢打滾、艾窩窩、煎灌腸,爭買風車、空竹、風箏、絹花、大冰糖葫蘆的樂趣,如今更要帶上兒孫前來重溫少年時。梁實秋晚年在台北寫文章說:「要是沒有豆汁和大冰糖葫蘆,那還是北京嗎?」這也是一位文化人的思鄉情結吧。
如果說廟會側重民俗文化,那麼平時的琉璃廠,天天都是展示京味文化的視窗。林則徐日記中寫道:「上午剃頭,赴琉璃廠,晚回。」「上午觀廠,晚回。」他一逛就是一天,廠甸可供觀賞的內容多矣。胡適也有許多關於逛廠甸的日記,魯迅日記中有關逛廠甸的內容多達40餘處。文人逛廠甸,主要是鑒賞和選購書籍字畫,紙筆墨硯,官員們多去收買古董文物。這裡原有一溜「下馬石」,王公大臣到此下馬更衣,再進珠寶古董商店,識貨者一擲千金,可購得價值連城的珍品。各地文物商人也不遠千里將「奇貨」送來請琉璃廠專家鑒定、轉手、待沽。及至解放後,琉璃廠有了「看不准」的珍貴字畫,也請郭沫若、鄧拓、吳日含等學者鑒定,如果他們認可,乃至(援古例)在此古字畫上題字用印,國內外也就不會再存爭議了。
北京一千年前的彩色石印技術,發展到琉璃廠的榮寶齋木板浮水印,複製國畫,足以亂真,連齊白石也很難分辨哪幅是他的原作,哪幅是印刷品。魯迅和鄭振鐸編選的《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以及名畫《夜宴圖》、《文苑圖》、《簪花仕女圖》、《清明上河圖》等,均有榮寶齋刻印成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書畫家們常來此觀摩古今佳作,啟功就說過「感謝這個超過導師作用的『藝術博物館』!」
清朝大學士紀曉嵐的閱微草堂在琉璃廠南側,他率領三千人編纂《四庫全書》,歷時十餘載,成書十六萬八千餘冊。為此宏篇巨製提供原始資料的各地書商,紛紛趕到琉璃廠,建書店或擺攤賣書,形成了國內最大的古舊書市。居京文人和晉京趕考的數十萬舉子經常光顧書市。光緒年間,這裡的書店已發展到220家。解放後,鄭振鐸、張友漁、吳日含主持建立中國書店,是國內最大的古舊書庫,為許多教授和研究人員提供大量寶貴資料,被譽為「救命場」。書是文化的載體,此地書香四溢。
紅花還有綠葉扶持。廠甸周圍是:大柵欄商業街,聚集著北京老字號。梨園之鄉韓家潭,諸多科班、戲院湧現了「京腔十三絕」、「四大鬚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紅極一時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蕭長華創立的戲曲院校培養了千名京劇演員。天橋遊樂場,侯寶林、新鳳霞在此發軔。數百家會館藏龍臥虎,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魯迅都曾住在這裡,孫中山在這裡的湖廣會館召開了國民黨成立大會。
來逛廠甸吧!這裡的許多人物、故事,都是一部大書。 (本欄策劃、約稿:北京新聞中心李煜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