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培育青少年責任感 須重家庭教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6-25]

 最近,筆者參與一個由名校舉辦的初中家長講座,探討青少年的自律及責任感問題,超過九成的家長均感到其子女不論在處理學業及個人的問題上,都毫無責任感,例如,父母查詢其學業成績何以未達標準時,他們即理直氣壯的說,很多同學的分數比我更差!完全不會考慮自己有否盡力而為,只將責任推在其他人身上,令他們的父母為之氣結。

 看到一本親子教育雜誌的報道:現代的父母喜歡安排他們的子女參與不同的興趣班,藉此培養他們的興趣及天份。每逢課後或假日,便忙碌地管接管送。筆者認識一位香港的小二女生,她每星期要上十一個興趣班……。

幼兒被安排參與各類潛能班

 相比我們的上一代, 這一代的父母教育水平高,要照顧子女的數目相對少,按道理,孩子的表現,無論在人格及學識上,應比我們優勝,現實卻好像不是這樣。原因如下:

 1.整個社會均以學業成績為重。子女只需勤力讀書,考得一百分便可,其他問題,包括品格的培養、做人的態度都不被重視;成人更處處維護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學習。

 2.根據專家的意見,培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是提早其學習時間。於是,一、兩歲的幼兒已被父母安排參與各類啟發潛能興趣班,什麼音樂、舞蹈、語文等,似乎參加的項目少的話,子女的發展便會給人家比下去。

 3.為要培育心目中的傑出子女,父母都會按照自己的理想去為孩子們安排所有的事情,包括學校、興趣班,甚至是朋友,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孩子最好的。

 4.隨著社會日漸富裕,很多家庭都會聘用傭工,小孩自小被服侍周到,正所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哪會有意識地要自行執拾東西或做家務,或要為家庭負什麼責任?

 試想在上述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如何能學習到負責任,因從不需負責;他們如何能對自己有所要求,因所有要求都是別人賦予的; 他們如何能分對錯,因從不須承擔後果;他們更不會與人相處,因他的人生最主要是讀書或上興趣班。

身教言教似乎被遺忘了

 根據很多調查顯示,子女最需要和最開心的是與父母相處和溝通,但現時的小孩,他們見得最多的是學校的老師、家裡的菲傭、補習班或興趣班的導師,父母們已將教養子女的責任,全交予老師、傭人及導師手上;至於對子女性格培養最重要的身教和言教,或稱為家庭教育,似乎被遺忘了。

 當我們一面抱怨孩子何以對自己無要求,沒有責任感,不懂得與人分享的同時,有否作自我反省及檢討,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我們是否只著重於知識及技巧方面的灌輸,而忽略了品格教育。這方面的培養,並非單靠入讀名校或多參與兩項興趣班便可,而是需要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給予時間和空間,並與子女共同摸索而慢慢形成的。  ■駐校社會工作員 曾婉兒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