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踏足首都北京,香港青年血液沸騰起來,臉上盡是興奮表情。
本報記者:林賽香
如今已為人師表的香港青年鄭綺霞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去過內地最繁盛的上海,又去過落後的山區,兩個極端都去過,見到內地和內地人的確不停在變,變得快過香港。」
但也有些東西是不變的,珍藏在她抽屜裡一張發黃的紙,和紙上記載的一段兩地情誼:「這張紙是一位山區學童一直不捨得用、而又最貴重的東西,最後她用來寫信給我。她還成功學會我所教的英文字母,正確串寫自己名字。」
回歸前的香港青年,對於「國情」有一種似近還遠的感覺;但在五星國旗懸掛了十年後的今日香江,國情對於鄭綺霞,以及她的同伴梁秀慧、李家倫而言,已不再是報紙上冷冰冰的新聞,而是一個個能牽動情緒血脈的鎖扣,把香港與內地扣在一起。
97年,當五星旗在香港的上空飄揚,鄭綺霞雖說意識到「香港回歸啦!」但內心卻仍在為「我是誰?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而掙扎。她說:「當時我連國歌都不會唱,身邊的朋友、義工隊員想到『中國人』,就只會想起劉德華,因為他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做《中國人》。」貧乏的國情知識,令鄭綺霞在一次與韓國朋友交流中出盡洋相,被團中的北京青年代表有意無意取笑──身為黃皮膚、黑眼珠的中國人,連國語也一竅不通。
回歸初始 《中國人》是華仔的歌
自此她才意識到有了解中國國情的必要,「我好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可以看到九七前後的轉變,而且九七的時候,我又是青年時期,對好多事物都可以好開放地認識和接納。」透過參加香港青年協會組織的各種內地體驗團,始知神州的多樣性令人嘆為觀止;一個國家能擁有先進繁華的上海、北京、香港等城市,同樣卻存在許多落後的山區窮鄉,這就是發展中的祖國。
2000年參與山區義務老師的計劃中,一名女童更喚起她對中國國情的關心。記憶中的那間簡陋而黑暗的課室裡,迴盪著學童琅琅的讀書聲,每個學童都珍而重之地握著主辦單位派發的一張白紙,「其實那些紙好普通,香港到處都有,我一邊教他們英文字母,一邊叫他們在紙上寫筆記。」
踏足內地「中國人」是那張紙上的情
正當所有孩童都在認真抄寫的時候,鄭綺霞察覺一名8、9歲女童並沒提筆寫字,「當時我只是想,或許她聽不懂,所以一直沒有太理會她。」直至鄭綺霞離開那條村的前夕,突然那名女童跑到鄭綺霞面前,送上一封信,鄭打開後呆呆看著女童,內心泛起無比的激動,「原來,我發給她的紙她一直沒有用,就是要用來寫這封信給我!」
女童以稚嫩的筆觸,把鄭綺霞上課的情況一筆一劃繪畫下來。並在信中表示,「你是我的榜樣,我很想學好英文,希望有一天將知識教給其他同樣沒有機會學習的人。其實我初初都有點灰心,因為班上的同學學得很快,不過我相信『不放棄就是成功』,你看我會串寫我的英文名字啦,謝謝你。」
如今這張白紙已變成黃紙,但沉澱出來的情誼卻越來越濃,「我不斷做義工,助學,之後還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執教,都是這次經驗所激發的。」每當教書遇到挫折,鄭綺霞就拿出那封信,提醒自己不要灰心,總有一天學生是會感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