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展18年成好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6]
放大圖片

 ■第一屆書展的標幅。

文:張俊峰

 後天(星期三)香港書展就要開始了。這是第十八屆的香港書展,古話常常說: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我們回看1990年舉辦的第一屆,撫今追昔,再看看十八年後的今屆書展算不算一條好漢。

 一個月前,我們在中環太子大廈的一間珍本英文書店Picture This裡看到一本舊書,燙金的書脊因為歲月而變得像人臉那樣不再光挺,作者Han Suyin,中文名字是韓素音,她的書曾經被改編成電影。Picture This賣的是珍本書,比如Ian Fleming的007小說的初版本,或者Agatha Christie偵探小說的初版本。韓素音的書和它們放在一起,都是屬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風華。

 其實沒那麼久遠。十八年前的第一屆香港書展,韓素音還在會場裡為讀者簽名,就像前年的章詒和、去年的余華,還有今年就要來的易中天和于丹。

從大會堂到會展中心

 1990年,香港會展中心一期落成。香港出版界和貿發局合作,舉辦了第一屆香港書展。當時的名字是「香港國際書刊印刷展」,聽起來很悶,但效果卻很火爆。

 聯合出版集團的總裁陳萬雄說:「第一屆書展只舉行了短短四天,但前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與香港書展的市民卻有廿萬人之多,打破了一切展覽活動的紀錄,營造了一個很熱鬧的讀書氣氛,當時對香港媒體、出版和教育界而言均是一項盛事。」

 在書展之前,香港人最喜歡參加的展覽會是工展會。在商業價值即為核心價值的香港,由貿發局來參與主導書展,會不會是想把工展會的經驗帶入出版界呢?貿發局否認了這種聯想。

 在這一年之前,香港也有書展,但是比較分散,由不同地區舉辦,規模大小不同,比較集中的是每年一次香港大會堂舉辦的書展。

 但陳萬雄說,這類書展,與現在的香港書展十分不同:第一是宣傳、推廣和管理「香港書展」方面,與之前的書展很不同;二是「香港書展」以書籍和出版社為主導,但以往的書展是以營銷為主導;三,「香港書展」提供給讀者和業界接觸國際和與跨地域文化聯繫的機會,與全球接軌,包括國際版權交易,這與以往規模不一的書展很不同;四,現在「香港書展」期間會舉辦很多不同的文化活動,例如:專題講座、座談會、作家簽名會等等,以往書展沒有這些活動。

英雄造時勢

 1990年的香港風光無限,也茫然無措。從社會和世界層面來看,均是一個變動很大的時代。當時社會發展的前景不大明朗,大部分人不知何去何從。

 時勢造英雄,反過來英雄也可以造時勢,一本重要的書的份量可以反映一個時期的社會特徵。2005年,民族主義情緒如滾水翻騰,於是《狼圖騰》在中國熱賣;2006年,中國社會貧富差距讓現世不再安穩、歲月無法靜好,余華的《兄弟》以「騎呢」的姿態被萬眾討論;2007年過了一半,中國人的心態突然老了幾十歲,賣得最好的書除了于丹《論語心得》,就是一本中醫養生的「秘笈」《求人不如求己》。余華和于丹,分別成為去年和今年的書展嘉賓。

 十八年前呢,那一年你在讀什麼書?

 潘耀明印象裡那年出了很多畫冊,包括王世襄的《明式傢具精賞》、《明式傢具研究》,前者的國際影響很大,中、英、日、德、法、意,多種文字的版本都有。另外,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紫禁城宮殿》和沈從文的《中國服飾五千年》也成為持續數年的熱門書。文學方面,有「西方文庫」、「西方思潮」、「香港文叢」、「海外文叢」,都是叢書類型的大部頭。

 馬家輝說,那一年他印象裡讀最多遍的,是張大春的小說《大說謊家》,「大春用魔幻寫實的方法寫出了台灣的政治。」另外是金觀濤和劉青楓的《興盛與危機》,書中對中國的超穩定結構的反思,挑動了他頭腦中的契機。還有就是《河殤》。

香港回歸 最大挑戰

 1990年的香港出版界,被那一年香港社會特徵所影響。陳萬雄舉例:「比如說,當時已訂定香港回歸袓國的具體時間,人們看不清未來社會的發展,遂引發移民潮。至於在出版業界,當時世界已出現電子出版,體現了傳統出版要經歷一個革命性和時代性的轉變。此外,台灣的出版崛起,成一昌盛時期;同時,大陸的出版亦開始崛起。香港出版業界在這個時期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大中華地區找到一個定位。所以,當時整個社會氛圍在悄悄轉變,這個轉變既是新鮮,但亦使業界感到迷惘,不知何去何從。」

 電子出版,台灣出版界的崛起,中國內地出版的復甦。這三點,是之後十八年間香港出版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是還有一點是不能用時間來計算的—香港回歸中國。

新出版社不斷湧現

 回歸十年來,香港出版的發展總體平穩,市場競爭平和,經營平穩,發展平常。其中深刻的原因,源於香港是一個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社會,凡是成熟的社會就不會大起大落。

 總體成熟的氛圍中,新出版社不斷湧現。按2006年圖書銷售排名的首50家出版社,接近四分之一是在近十年成立的:嘉出版、天窗、經要文化、博顥出版、Wow Media、檸檬樹、匯智出版、出版動力和CUP等。

 另外,傳媒集團也在近十年內明顯地加大圖書出版方面的力度。從聯合出版集團提供的數據看,十年以來香港增加了書店數量。除了聯合出版集團的門市數量增加以外,外來的參與者增多了,如大眾和Page One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城邦來自台灣;Dymocks來自澳洲;新華書城來自廣東。

閱讀風氣 悄悄改變

 和第一屆書展舉辦時的1990年相比,香港的閱讀風氣悄悄改變。

 回歸前後有較大差別的是讀者對「中國」題材漸漸重視,從學界到商界,過去都把眼光放在世界,現在因為兩地關係的改變,轉而關注中國內地。除此之外,香港本土文化題材的出版也柳暗花明。以往只有通史式的述說,近年出現了地區史、斷代史、專題史,甚至口述歷史。

 關於香港本土文化的書伴隨著香港殖民時期建築的紛紛倒下而出現,有個詞彙因此在十八年後的今天流行到俗:集體回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