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悲情教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7-16]

余似心

 又是中一派位放榜時,照例看到哭泣的家長及學子。我想,他們的眼淚並非為未盡全力在子女或自己的教育上,而是在於看不到出路及失望。

 「放榜哭泣日」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典型副產品,是香港人的悲哀與矛盾。無論是小一、中一、會考、高等程度考試……都充斥著悲傷,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全球最悲情的吧?

 香港家長對子女的學業不盡責嗎?絕對超出所需;學子不勤力嗎?相信勤力指數在全球學生中高居前排名次。香港學生花在學習的時間佔去生活的大部分,他們及父母長期犧牲了不少睡眠、娛樂、運動及笑容。我只想問:這些犧牲帶來了多少學術成就?在文學、科學、藝術等,在國際水平及地位上,有甚麼成績?這些成績,與港人所付出的成正比嗎?教育的元素應該存在失望與淚水嗎?怎麼變成了革命般的壯烈?更甚的是我們的孩子在哭泣過後,到社會工作時,卻被批為「外語能力差,未能達所需」?

 不少香港家長的哭泣控訴是孩子未能進入英文學校或Band One。這是誰惹的禍?在政府硬性劃分中文及英文學校、為學校分等級之前,香港學校向來自行決定以何種語言教學,學校等級由市場決定,培育出一班又一班精英,他們的中文水平還不是較新一代為佳?強行劃分制度無異是階級專政,讓學童被分了等級,這是家長哭的原因,哭的是沒出路。你看看招聘廣告中,學歷要求大都是中學會考英文課程乙,不就是把大部分中中生排斥於門外?教育當局看到這個社會現象嗎?

 還有為教育而哭的是一群教育工作者,他們在這制度下工作得精疲力竭,同樣看不到出路。連為社會作育英才的一群人都心灰意冷,我們的社會未來,還有甚麼希望?

 請當局反省,如何為我們的教育制度拭眼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