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于丹談吐字字珠璣,三言兩語道出中華文化精粹。
文:保 路
百年中國風雲變色,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文化大革命,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多次考驗。自80年代起,華人社會興起尋根熱,雖然只是一時興起的潮流,可是重新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卻從此成為一種文化與社會的趨勢。
在《驀然回首》一文中,白先勇曾說過旅美的日子,文化的認同危機深深撼動他,促使他努力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新儒家的學者唐君毅,曾在《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堅持中華文化的本位性。作為一種人的文化,與及東亞文化圈的核心文化,中華文化在20世紀末開始,受到世界學者所重視。傳統的精神價值,究竟有何現代價值,值得世人戀戀不捨?
在其中一場論壇「文化核心價值與中國的現代性」中,與會者嘗試深入探討傳統文化核心價值、中國文化的現代性、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如何在大眾傳媒年代裡推動文化反思等問題。
多元共生的價值
家傳戶曉的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系主任于丹教授,笑言以後輩身份在場,只談心得,不談理論。在她眼中的文化,正如《周易》所指,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前人的言辭與今人的經驗作交流,化成人生力量,作人格自省。文化,不只是一種文化話語,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和態度。
文化是一座金字塔,塔尖是唯體,塔底是唯用,所以中國文化既可以「存之於名山,傳之於後世」,也可以是民主的。在唯用的層面,它能令大眾在文化中分享經驗,性情得以陶冶。哪怕中國文化看上去不嚴謹,也不系統,它仍可以生生不息的流傳下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在于丹看來,等同中國傳統文化在21世紀的多元共生的環境,還有甚麼價值。多元性是一種文化態度,決定本位文化是否以包容心能完成當下的拓展,強大的文化,應有著多元共生的姿態。
作為一個內地學者,于丹感嘆中國歷史上的文化顛覆實在太多。二分法的價值判斷被過分放大,兩者之間只存在衝突與差異,很多文化價值要麼是全盤否定,要麼過分崇拜。如果能拋開一切意識形態的限制,以生命本源出發,站在非學理的角度,一個普通人可以怎樣介入和理解傳統文化呢?于丹認為,一種是人生的,一種是原點式的。
人的生命哲學
沒有一個中國的古代文人,可會貼上一個「標籤」,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出於大人格與大情懷,中國古代的文人,都有著文人的心靈與社會的擔當,是獨木橋的兩端。在于丹心目中,蘇東坡與王維的人生中,多次於出仕和退穩之間遊走,所參悟出的人生哲學,因此讀文人的生命,可以還原一種文化的原度,可以讓人知道文化生命的存在。
所謂原點,就是生命的原點,中國儒家的核心優點是甚麼呢?仁這個字,在2萬多字的《論語》中,說過109次。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孔子的說法,無非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就是仁的精神。
叩問內心的態度
因此生命的原點是以心的態度出發,對他人對世界的關懷。她認為中國的儒家哲學,正是一種世間的哲學,只要將心向外推移,從自己的心開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內心的反省,決定了我們對社會的態度。
「當這個社會,所有的憂鬱、惶惑、恐懼,在我們的內心起伏不定時記著孔子說的話,所謂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智者不惑,這樣一種叩問內心的方式,可以給我們內心的安寧。」于丹說。
回歸樸素真儒學
有些人說儒家大紅、大熱,對於這種功利主義,于丹並不認同。她看見這些形容詞背後的冷和冰涼,這樣一種大起大落,不是一種應有的文化態度。真正的文化態度,應該是恆久及終身受用,人在不同的年紀上,一定在中國文化經典上讀出不同的意味。
今天很多人說,要回到原點太難了,但于丹認為,經典其實很簡單,是人們想得太複雜,人生不夠樸素。于丹認為,我們的人生太依賴方便,缺乏在生命中體味發現的能力。
聽于丹一席話,也許真的勝讀十年書。同日參與論壇的講者還有: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藝術與設計文化項目主任趙廣超、中國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教授、香港國際經典文化協會主席溫金海、香港特別行政區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醫生、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杜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