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內地燈籠搶攻市場 港紙紮淪夕陽行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4]
放大圖片

 ■內地燈籠搶攻本港市場,本地的傳統燈籠乏人問津,林師傅慨嘆,紙燈籠淪為夕陽行業。本報記者梁祖彝 攝

 【本報訊】(記者 譚靜雯)一把鋼刀、一張張色彩繽紛的粉紙,經過林師傅粗糙的巧手左束右紮,製作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燈籠,楊桃、白兔、金魚全是本土創作,亦是許多港人的集體回憶。惜經過八、九十年代的風光期後,「本地薑」9成江河已被內地的廉價燈籠佔據,本港紮作業日漸式微,可能是「最後一代」紮作從業員的林師傅,仍不言休地紮出家傳戶曉的紙燈籠,窮一生光陰紮出具香港味的傳統工藝。

研紮燈籠 窮畢生光陰

 農曆8月初,上環皇后大道西一帶就會熱鬧起來。沿著道路往西走,兩旁一列的紙紮舖,早已掛上各式各樣的燈籠,五顏六色的楊挑、大大小小的白兔、五光十色的金魚,散發出濃厚的中秋氣氛。林師傅就在這裡,見證過去數十年的每個中秋。

 老人手,孩童心。年屆75的林師傅手下的燈籠色彩斑斕、活靈活現,這都是他50年來累積的功夫。他說:「學習紮紙工藝並不困難,最重要的是肯學肯做和『畀心機』。好多時候都要自己一手一腳做,別人不會教你,自己看、自己學,如客人要求紮甚麼,也都要紮,多數靠自己領悟和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往往學習都要花上一生的時間。」

 傳統紙燈籠所需工具不多,只要有一把鋒利的鋼刀用來「開竹篾」、白漿糊及沙紙已經足夠。

港式燈籠 貨貴乏人問津

 工具看似簡單,但原來把燈籠做好一點也不容易。他說,親手製作燈籠要講究技術和經驗,用料以白漿糊最為講究,他還有獨門秘笈:「坊間白漿糊黏性不足,所以師傅都會親手製作白漿糊。可惜大部分白漿糊使用3天後便會發霉和發臭。但只需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少許滴露便可以,相信全港只有我先識。」

 然而,他窮一生精力換來的技能,卻隨著內地廉價的紙紮品源源南下,而付諸流水。林師傅說:「舊時好多人在農曆8月初訂製紙燈籠,楊挑、走馬燈(俗稱花燈)和傳統的八角燈樣樣都有。由8月初一開始,我日日都做唔停手,惟現時根本唔會有人訂紙燈籠,因為8、9成的燈籠都從內地來,而且款式選擇多,價錢又便宜。」

北上入貨 可省一半成本

 他續稱,由於香港的工資高,平均日薪600、700元,香港紮紙師傅一天的薪酬相等於內地工人1個月的工資,價錢相差太遠,所以不少老闆都會從內地訂貨,以減低成本。林師傅續稱,本地製的燈籠普遍較貴,以傳統的小白兔燈籠為例,最少花上師傅5小時才完成,起碼80元才能交易,內地則只需40至50元。燈火璀璨的燈籠,更顯得本港紮作業的黯淡,但已到退休年齡的林師傅仍表示會繼續做下去,理由很簡單─喜歡紮紙工藝。「但現在不會有年輕人拜師學藝,香港有經驗的紮紙師傅只剩10多人,我就是其中一個。」

傳統燈籠 走馬燈難取代

 雖然塑膠燈籠充斥市面,但林師傅仍認為傳統燈籠較有特色,「走馬燈全部都是師傅先把花燈的模型做好,再貼上有圖案及花紋的沙紙,再加上一個風車,透個蠟燭帶動熱空氣上升,這樣花燈就可以轉動,幾有意思,現在用電的走馬燈無得比。」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