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求學香港:理大內地生 京校聽港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9-28]

 作為在香港求學的內地生,我一直很想感受內地大學的教學模式。因為即使香港的教育走在內地前面,我相信後者也有優點,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認為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會有較深刻的對比。

 放假回北京時,在老同學的幫助下,我到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聽課,內容是「香港97回歸前的後過渡期」。同學說這堂課頗受同學歡迎,原因是老師閱歷豐富,成績又評得較高。

講師原為港聞記者

 記得在香港時,學生上課和參加活動都習慣了「遲到」,但那天我提前10分鐘到達,教室已快坐滿,只是奇怪第一排竟然無人坐,於是我就孤零零地坐在第一排。開始上課了,老師在展示ppt開講,同學們卻還在做著自己的事,看報紙的、溫習數學的,還有背英語單詞的,可能是快要期末考試了吧?課堂並不很安靜,但老師脾氣很好,講到90年代初中英就香港政制改革談判僵化,令中英關係降到最低點,「當時一位中國領導人怒斥道:造成局面惡化的責任不在英方,全都在中方!噢不,不在中方,全在英方!」同學哄堂大笑,很多人於是開始聽講。

 講課的老師原是香港一位新聞記者,親眼見證了97香港回歸。因為這位老師有許多的親身經歷,所以課講得較生動,還不乏幾句幽默的調侃。也許是因為中文授課的緣故吧,ppt展示的速度很快,內容也較多。但我覺得老師最後提出的思考題並無新意,不太能啟發學生主動探求新涵義。正課講完還剩15分鐘,老師說開始進行期末答問,但居然沒人提問。

不應走入分數誤區

 普遍看來,內地大學生比港生更注重學分。其實,大學畢業後你帶走的是能力,學分只能表現你的過去。我覺得內地課程安排緊湊,人們進行比較時又喜歡採用分數,所以易入第一種誤區;香港本地生過於貪玩,基礎打得不太牢固,又進入第二種誤區。  ■Woody(香港理工大學內地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