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居住成本高企 頂尖人才匱乏
本報駐杭州記者 何暉
去年9月,杭州在《福布斯》中文版評選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中第四次折桂。對於這一殊榮,杭州人以及生活在杭州的人可說是既喜且憂。他們為杭州和諧的人文環境和親商氛圍自豪,卻也真切地感受到杭州日漸高漲的營商以及生活成本。最佳商業城市的桂冠還能戴多久﹖是杭州官民以及外來者共同的疑問。
劉海波是杭州的一名的士司機。這名河南人已經在杭州生活了十多年,雖然換過許多行業,但他始終選擇在杭州謀生。他在杭州並沒有自己的物業,夫妻倆擠在一間十多平米的房子裡。劉海波每月支付400元的房租,這大約要佔他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杭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但是要在杭州安家就不容易了。」他說。目前,杭州主城區房價已經上漲到一平米萬元以上。按照劉海波的收入,買房顯然只是奢想。
小市民置業艱難
在杭州路上,的士司機汪惠珍經常都需要剎車。每一次剎車,她都咕噥幾句:「杭州現在車子太多,交通擁擠,出租車跑不快。」讓她嘀咕的還不僅僅是杭州的交通,越來越高的房價也讓她感歎。「現在房子都被外地人買走了。我們住的小區原來才幾千塊一平米,現在漲到一萬多。一個溫州老頭買了好幾套,一下賺了很多錢。」她感歎自己沒眼光,當時到銀行貸款買幾套,現在就不用天天開的士了。
除了樓價高企,就連商務成本亦越來越高。杭州武林路是杭派女裝扎堆的地方,但這條商業街現在卻不斷上演「這邊開業、那邊關門」的悲喜劇,不斷高漲的店租讓許多店主不得不選擇離開。在這裡,一家面積僅有30平方米的店面房,年租金高達20多萬元。
店主張虹稱,做生意的壓力越來越大。房租飆升,但是服裝價格不可能相應增長。「我的生意80%以上還是一批老顧客支撐的,他們說我的衣服時尚而且實惠。如果價格調高,肯定會失去一部分客戶。更何況,服裝價格再怎麼漲,也漲不過房價。」如果房租再漲下去,她也撐不下去了,只能轉換地方。
30萬聘不到人才
去年9月份,《福布斯》中文版對杭州有這樣的評語:除了西湖的美景和杭州的美食,即將在香港上市的全球最大B2B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已成為杭州另一張城市名片。《福布斯》雜誌對杭州IT產業讚賞剛落,就傳出在杭州舉行的某場高級人才招聘會上,出現了「30萬年薪請不到一位高級軟件人才」的尷尬局面。
在杭州為數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尤其IT等行業中,企業中的中低層人員越來越多,而真正的高手則鳳毛麟角。UT斯達康常務副總王謙稱,當前的最大難題是,杭州人才市場難覓優秀的研發人才。一份招聘廣告往往登出十多天,應徵者卻寥寥無幾。無奈之下,公司只得跑到京滬等地,用高薪聘請軟件「白領」。
一個連高級人才都不看好的城市,又如何能久享「最佳商業城市」的美譽﹖
競爭力趨降 跌出十大
——「西湖柔水」待變「錢塘怒潮」
杭州雖在國外機構城市排行榜上風光無限,不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已經推出五屆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排位並不理想。
2002年,杭州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內地城市中排在第9位。2003年排名上升為第6位。2004年,又升至第5位。2005年,排名沒有改變,仍排在第5位。2006年,杭州的排位下降,被無錫、蘇州和佛山等城市超過。2007年的排行中,杭州排名跌出了前10名。
四大疲軟滯礙發展
可見杭州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比起來,仍存在較大的差距,近年更受到一些後起城市(如無錫、蘇州和佛山)的超越。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主編倪鵬飛博士指出,杭州城市競爭力呈現為下降趨勢,主要有下列原因:
第一,人才吸引能力弱化。杭州的高級人才相對匱乏,是其城市綜合競爭力呈現下降趨勢的重要原因。杭州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明顯遜色於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且發展機會也遜於其他大城市。此外,杭州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尤其是住房價格的飆升,也使它吸引人才的能力下降。
第二,杭州城市的創新能力不足。杭州的經濟主要是一種「內向」經濟,產業集群主要以傳統產業為主。由於缺少和外國大企業的聯繫,技術上存在瓶頸,導致大多數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停留在以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上。
第三、服務業發展緩慢。杭州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相比北京、上海、深圳滯後,尤其是知識型的服務業更甚。
第四,開放程度相對落後。影響杭州人的是「西湖文化」,即溫柔、平靜、封閉、舒適,而不是波瀾壯闊、開放、大氣的「錢塘江文化」。杭州城市競爭力的增強更應立足全國,放眼世界,以一種開闊的胸襟面對未來的挑戰。
市長蔡奇:邀全國大學生來杭創業
「我們非常看好大學生創業,杭州也非常歡迎在杭大學生留杭創業,外地大學生來杭創業。」杭州市市長蔡奇表示非常歡迎各類人才來杭州創業,「凡是大學生來杭創業都可以就地落戶,並且我們計劃要興建一批大學生公寓和創業者公寓,切實解決各類人才來杭之後的住房生活問題。」
在對大學生在杭創業的優惠措施上,蔡奇表示,市政府對大學生創業將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頒發創業基金,發行小額貸款等優惠措施,對大學生初次創業協助聯繫風險投資。
給予貸款優惠
蔡奇特別提到了住房難、行路交通難等問題。政府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的速度,出台了政府保障住房體系,每年新建兩個一百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是一百萬平方米,廉租房50萬平方米,危房改造50萬平方米。在停車難的問題,杭州首先加快推行公交優先的方針,進一步提高市民公交的乘坐率,同時要加快地鐵建設。
提前「養老」圖悠閒
有人戲解杭州這個「杭」字,是「大樹旁邊,一張茶几加一把茶壺」,這就是杭州人生活常態的寫照。故此,杭州本地人創大業的人數相對較少。
說「創業在杭州」,還不如說「外地人創業在杭州」。在杭州艱苦創業的,大部分是外地人;為杭州人提供家政、餐飲等服務的,幾乎清一色是外地人。連杭州招聘的「西湖船娘」,也都大部分是外地人。
創業多為外地人
杭州人大多較享受優閒安逸的生活,不願「吃苦」。杭州的許多工廠,工人中真正的杭州人並不多。
在杭州這個「最適宜居住城市」,不少好房子的購買者都是外地人,因為外地人勇於創業,有錢買房,而杭州人所住的,要麼是原來單位的分房,要麼就是靠按揭買的一些差點的房子。
就算他們住的是低矮的民居,也一樣安逸,照樣悠閒。很多人都說「杭州是適宜養老的地方」。可這養「老」,往往並非真老,而是不再奮鬥,悠閒生活。事實上,杭州人的養老年齡,已經大大「提前」,40來歲便進入「養老狀態」的為數不少。雖然這並非所有杭州人的生活狀態,但是這樣的生活的確是不少杭州人的選擇。
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
1. 香港
2. 深圳
3. 上海
4. 北京
5. 廣州
6. 台北
7. 無錫
8. 蘇州
9. 佛山
10. 澳門
內地城市總體品牌排名
1. 北京
2. 上海
3. 深圳
4. 廣州
5. 杭州
6. 蘇州
7. 廈門
8. 寧波
9. 天津
10. 南京
中國社科院《2007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