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畫廊:梁實秋談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1-26]
放大圖片

 ■梁實秋「雅舍」故居

眉 睫

 古往今來,談吃的文字很有一些,但不流於凝滯而饒有興趣的則不多。古人云:「食色,性也!」「吃」是關乎「食」的,亦是「性」,所以,談吃的文字惟能彰顯性靈者能吸引讀者,流傳於世。

 近讀梁實秋先生所著《味至濃時即家鄉》一書,不禁大流口水,對書中描寫的各種食物嚮往不已。我等芸芸眾生,或因年輕,或因地域所限,或因消費水平,還來不及對書中許多食物品嚐一番呢!讀著這些文字,自然有些飄飄然,彷彿嗅出味道來了。

 《西施舌》:「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島順興樓上,一大碗清湯,浮著一層尖尖的白白的東西,初不知為何物……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軟的感覺,嘗試之下果然名不虛傳,但覺未免唐突西施。」

 《火腿》:「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吳梅先生宴東南大學同仁於南京北萬全,予亦叨陪。席見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邊大瓷盤,取火腿最精部分,切成半寸見方高寸許之小塊,二三十塊矗立於盤中,純由醇釀花彫蒸製熟透,味之鮮美無與倫比。」

 ……

 梁實秋先生怎麼這麼能吃呢?對吃為何如此「癡情」呢?讀了他的女兒梁文薔所著《梁實秋與程季淑:我的父親母親》一書中《談〈雅舍談吃〉》一文才知道答案:

 「《雅舍談吃》的作者雖是梁實秋,內容的一半卻來自程季淑。這一點,我是人證。爸爸自稱是天橋的把式——『淨說不練』。『練』的人是媽媽。否則文中哪來那麼多的靈感以描寫刀法與火候?我們的家庭生活樂趣很大一部分是『吃』。媽媽一生的心血勞力也多半花在『吃』上……我們飯後,坐在客廳,喝茶閒聊,話題多半是『吃』……」

 —原來高手還在背後!

 梁實秋先生的散文文字,有論者以為近於林語堂,又有論者認為近於周作人,有人乾脆籠統將三人歸為一路。以筆者之愚見,各論均不成立。即以《味至濃時即故鄉》觀之,語言風格大致是白話中夾雜文言,讀起來也熨帖得很,很爽口,一點彆扭的地方也沒有。這樣的語言,雖是民國文人所常用的,但用在各人手裡自然也有些不同,更何況梁實秋先生有其他人所沒有風趣、興致。所以,我們很難將某與某進行比較,也沒有這樣的必要。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梁實秋談吃的小品文字,與晚明小品文字在語言和情趣上有某種精神的傳承,而一般讀者似乎只注意到林語堂、周作人等人而已。筆者在把玩梁實秋談吃的文字,體味其情趣時,腦海中浮現得最多的鏡頭竟然是張岱《湖心亭看雪》的場景!

 關於此書的文字,再順帶提一筆。或許是此書的「策劃人語」吧,其中說到梁實秋是「最後的精神貴族」,「他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文字豐碑,他的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讀到這些,不禁啞然失笑—有這麼「牛」嗎?「兩千多萬字的文字豐碑」—什麼意思?又是什麼最高紀錄?我甚寶愛此書的文字,惟以此語為憾,真不知策劃人是真喜歡梁實秋談吃的文字否?

 《味至濃時即家鄉》以《雅舍談吃》為底本,以《梁實秋談吃》為參考,進行重新分類,共分作四輯,第一輯談吃的食物,第二輯談作為動詞的「吃」和與「吃」有關的故事、處所等,第三輯談吃在國外,第四輯談與吃有關的書籍,層次分明,凡與「吃」的各方面都有涉及。附錄部分為《〈集內文〉序》。此書內容相較《雅舍談吃》為全,但有照搬《梁實秋談吃》的嫌疑,但在分類上有自己的創見,較《梁實秋談吃》有特色,並配了大量書畫名家的字畫,是一個比較全而好的精美插圖版本。

 我們不能反對物質的消受,但也不能宣揚物質享受至上的觀念,這些文字旨在提高人們的消費質量,打造社會的飲食文化而已。我想,提高自身的消費質量,在家庭生活中增添一點飲食文化,梁實秋談吃的文字不可不讀,此書不可不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