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適應內地學習 港生拒「回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07]
放大圖片

 ■在南山外國語學校,課堂上經常會穿插一些小遊戲,以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本報記者岳仿嶙 攝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岳仿嶙、駐江蘇記者沈婷

 香港與內地學制不同,未必太多家長願意送子女到內地讀書,而有此選擇者,一般亦是因為子女學習成績欠佳、在港升學機會渺茫,又或是家長北上發展,索性也安排子女轉移學習基地。表面上內地學校不過是港生「逼於無奈」下的選擇,但原來有不少港生,在體驗過全新的教育環境後,不單能完全適應兼成績名列前茅,有的更指自己已習慣內地的讀書壓力,就算家人「回流」香港,亦堅拒隨行。

 00年,陳毅庭隨父母從香港移居深圳,並入讀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當時,剛剛修畢小學五年級的他踏入內地學校後,第一感覺就是讀書壓力特別大。他指自己在香港讀書時,根本沒有早晚自習的習慣,功課也沒有內地學校那麼多。不過,陳毅庭笑言:「有壓力才有動力。也許正是在這種壓力下,我才取得了現在比較好的學習成績。」

老師用心 課後輔導

 陳毅庭在南山外國語學校呆了一段時間後,很快適應了內地讀書的節奏。他認為這歸功於學校的老師特別敬業。他指在香港上學時,下課後老師就如同下班一樣,對學生不理不睬;但在內地學校讀書,即便是課後,學生仍能向老師提出學習和生活的各種問題,老師也會特別對他這位來自香港的小朋友提供耐心的輔導。

 在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現就讀於高中一年級的陳毅庭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並打算報考托福,計劃高中畢業後申請到外國名校深造。

 陳毅庭透露,從初中開始,已經回港工作的父母多次催促他返港唸書,但他都拒絕了,「在深圳讀書,老師比香港老師更敬業、同學比香港同學更單純,我自己也不想重新去適應一所新學校」。

成績飛躍 感激恩師

 現時已是南京師範大學三年級生的羅健通,無論衣著裝扮或講話語氣都是典型的港人作派。年少時他曾因頑劣而被港校開除,後來入讀深圳的廣東香港人子弟學校,羅健通形容幾乎是被逼無奈的決定。因為課餘時間太多,家人擔心「若繼續留在香港,肯定是混下去」,因此把他送入深圳的全日制寄宿學校。

 羅健通回憶說,第一天入學,班主任劉老師就給他來個「下馬威」:「不要搞事,不然不放過你」。曾被香港老師奚落的羅健通卻意外地被劉老師「收服」,他指老師「天天追著、逼著,我不聽都不行」。羅健通在港澳台聯招中取得的最高分,正是劉老師所教授的地理科。

 數學也曾經是羅健通最頭痛的科目,教數學的王老師天天自告奮勇給羅健通補習。一連兩個多月,一下課就把他帶到辦公室,不厭其煩地從基礎知識開始補。羅健通對這些老師心存感激,「和香港學校不同,這裡是小班制教學,1個老師面對20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也有心來對待學生,絕不是只當作一份簡單工作」。

香港重「做」 內地重「學」

 在廣東香港人子弟學校的3年,羅健通從差生變成優等生,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繼而升入北京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預科班。對內地教學已駕輕就熟的羅健通,從第二次考試開始便「霸佔」了第一名的位置。05年,他考入南京師範大學,修讀於全國專業排名前列的心理系。

 比較香港與內地的學習方式,羅健通認為,香港強調的是「做」,講求實用、實際;內地則更看重「學」,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學習能力的養成。他總結說,其實學習最重要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用心,「用了心,就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