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爭醫改試點 盼衛生部放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3-12]
放大圖片

 ■內地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百姓和政府,廣東積極爭取成為醫改試點,希望引入外資辦醫院。圖為北京協和醫院掛號處排隊的人群。 資料圖片

 【本報兩會報道組北京11日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廣東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在此間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重大訊息:廣東將積極爭取成為醫改試點,將向衛生部申請下放外資包括香港資金進入內地辦醫院的審批權。香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認為,香港可分享醫療制度改革的經驗,協助內地早日解決這難纏問題。

姚志彬指出,廣東經過30年改革開放,已經積累了雄厚財力和改革經驗。而且,廣東既有珠三角這樣的發達城市,也有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等欠發達地區,堪稱全國發展不平衡的縮影。所以在廣東試點醫改新政,對全國很有示範意義。對於廣東老百姓來說,廣東早日成為醫改試點,意味著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同時引入社會多元力量完善醫療體制,有望早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引入外資 百姓受益

 目前,全國只有一兩家嚴格意義上的外資醫院,審批權在衛生部。姚志彬透露,廣東將向衛生部爭取下放審批權。廣東毗鄰港澳,有很多境外資本十分積極地想進入廣東醫療市場,一旦放開進入,將極大增加醫療資源總量,為老百姓緩解看病難的老大難問題。

 姚志彬認為,外資醫院可以辦高檔特需服務,也可以辦中低檔的基本服務。政府部門關鍵要加強把關監督,合理引導資源分佈。通過外資醫院這外來者的刺激,引入境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有望推動醫療市場的競爭,促進公立醫院改善服務、提高效率,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

胡定旭:香港醫療架構可參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認為,國家的醫療制度需要改革,香港可以把管理、架構等方面的經驗跟國家分享,協助內地早日解決這難纏問題。他又建議,地方政府可透過設立中央整合的機制,提升醫院質素,加強民眾對不同醫院的信心。

 正在北京參與全國政協會議的胡定旭接受專訪時表示,在所屬醫藥衛生組的討論中,成員也集中探討改革內地的醫療制度,因為他們了解內地現時「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了讓全國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不會因為沒有足夠金錢而不獲治療,他們希望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醫療制度,而相信香港的經驗是有本身的參考價值。

 胡定旭認為,每個國家的醫療制度有其獨特性,不能把一個成功的制度全方位套入內地使用﹕「日本的例子很成功,但這是否適合內地使用﹖我想每個國家都有獨特性,不能一概而論。」他承認,在制度的建立上,國家雖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中也面對很多不同的挑戰和困難,但香港醫管局在醫療制度的管理,以及架構的建立上,可以讓國家參考。

 「香港跟內地在醫療制度上一直有交流,但我希望類似的交流未來可以有更多。」當然,要把香港醫管局這個成功例子完全套入國家的制度中,胡定旭認為不可行。他解釋說,因為香港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現時的經費大部分由政府補助,若國家實行相類似的制度,首要難以解決的問題便是「錢從何來﹖」

加強人民對醫院的信心

 他強調,內地醫療制度出現問題,另一個原因是人民對醫院沒有信心,於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他們只會選擇信譽良好的醫院,並要求名醫為自己診治。「這樣造成了大醫院很大的負擔,又把資源過分集中。」他建議參考上海的做法,地方政府統籌當地著名的醫院,讓他們管理當地的公立醫院,並要求把這些醫院的質素提升至一個讓人民放心的水平,從而把病人分流,也建立制度。

 「例如在北京,協和醫院是北京人都信賴的醫院,便由他們整合其他規模較小的醫院,提升他們的質素,並可改名叫作協和第一、第二醫院,加強人民的信心。」他又說,這做法在實行一段時間後,醫院更可按照需求,把不同的醫院轉型為專科醫院,進一步有效分配資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