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必之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
上一次交代了閩語的形成過程和它內部的分歧,這次談談不同的閩語方言有什麼一致的地方。由於閩語脫離主流漢語的時間比較早,因此保留了大量絕少可以在其他方言中找到的古漢語詞匯。說閩語是漢語方言中的「活化石」,實在合適不過。
我在台灣工作時,在街道上經常看見一些海報,上面寫著「租厝」兩個大字。「厝」字和「廚」字有點像,初時我還以為是「廚」的別字。但「租廚」聽起來又有點不合道理。翻查字典,才知道「厝」在閩語中是「房子」的意思。「厝」是後起的俗字。它的本字,華盛頓大學的閩語專家羅傑瑞 (Jerry Norman) 教授認為是「戍」。「戍」在《廣韻》中的解釋是「遏也,舍也」。福建和台灣有不少以「厝」命名的地名。單在台北,就有九個「陳厝」和九個「林厝」。
把鍋稱「鼎」 保留漢以前用法
「鼎」這東西,我們今天大概只可以在博物館或者廟宇裡看到,和現代人的生活完全扯不上任何關係,但說閩語的人卻把炒菜必用的鐵鍋稱作「鼎」。我們知道,「鼎」在先秦時代是食器,但兩漢時它已經變為一種禮器,實用的功能丟失了。由此可見,閩語把炒菜的鍋稱為「鼎」,是保留了漢代以前的用法。
閩語有一個常用的後綴,一般指小的物件,寫出來是「仔」,例如福州話的「雞仔仔」(小雞兒)、廈門話的「淡薄仔」(一點兒)。福州話「仔」唸 [kiang]。由於讀音和廣州話的「仔」[tsai] (來源於「崽」) 相差太遠,因此不可能屬同一個語源。專家認為閩語的「仔」其實是《集韻》中的「囝」字:「閩人呼兒曰『囝』。」《集韻》是北宋編訂的韻書。可以說,「囝」在閩語中至少已經存活了1,000年。
閩語的「解」 繼承唐代用法
大部分漢語用「腳」指腿部,而閩語則用「骹」。「骹」早見於東漢的《說文解字》:「脛也」。原義是指「小腿」,閩語則指「整條腿」。像其他方言的「腳」一樣,閩語的「骹」也可以組成「椅骹」(椅子的腿)、「骹步」(腳步)、甚至「骹球」(足球) 等複合詞。
杜甫的《月夜》詩有這樣的兩句:「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當中的「解」是「懂得」的意思。閩語把作為能願動詞的「會」稱作「解」。「解做」就是「會做」,「解寫」就是「會寫」。閩語的「解」繼承了這個詞在唐代通語中的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