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楊繼繩的新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06]

吳康民

 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楊繼繩,是一位治學嚴肅、搜集資料豐富,而又思想開放、大膽敢言的作家。繼《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等巨著之後,最近完成近百萬字的,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三年大饑荒的實錄專著《墓碑》,可說是對中國現代政治史的一大貢獻。

 楊繼繩在此書的前言上寫道,出這本書也有「很大的政治風險」。如因此書而遭不測,也算是為理念而獻身,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個「墓碑」。

 他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一向以來,我們對現代革命史上的一些缺點錯誤,總是一個定調,就是以毛澤東路線劃線。後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太大了,不得不定調為一次「浩劫」。但對於其原因、過程、後果的深究,卻仍然是個禁區。至於大躍進引起三年大饑荒,這種「空想社會主義」實踐造成的大災難,卻還沒有正式的文件加以總結。因此,楊繼繩的巨著,實際上是填補了這個空白。但因觸及大規模的「人禍」,揭露了極大的「黑暗面」,影響了黨和國家的正面形象,對慣於粉飾太平的人,自然感到十分不好受,這是楊指出有極大政治風險的原因。

 但中國在進步之中,從這一次四川地震災難和救災過程中的充滿開放和新聞自由,可以看到這一點。

 三年大饑荒,過去的定調是「天災」,後來鬆了口,承認是「七分天災、三分人禍」。今天看來,何曾有甚麼天災,全都是領導的錯指揮所闖下的大禍。時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如不好好總結,這種違反科學、唯長官意志的錯誤,還是有可能重犯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