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在電台節目裡談「愛情電影」,不少聽眾來電暢談昔日一直令他們念念不忘的愛情電影片段。來電的人提及的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英語電影,當然少不了《窈窕淑女》和《齊瓦哥醫生》 ……
愛情電影如果有戰爭、革命、流血和死亡,自然又襯托出愛情的偉大,但閱析之下,理想性的投射(包括此志不渝、海枯石爛、從此幸福快樂在一起)才是愛情的主要動力。
那些在愛情面前屢仆屢起者,也是為了說明愛情中道德力量的頑強;表面的含辛茹苦,正是崇高的澎湃的和悲壯的折射。愈純粹堅定的忍耐和等待,愈叫「天下有情人同聲一哭」。從前的電影廣告連這一點也說得明明白白,愛情電影大都是老實的。
至於扭曲人性的片段,也常常在愛情電影裡出現。想起童年在一大堆批判中國舊傳統的言情片裡度過,內裡詳述了婦女對愛情的壓抑。大群女人互相嫉妒、猜忌與暗算,而自己也算是平安地成長,便捏過一把汗來。當然還有西方童話中等待愛情救贖的《睡公主》與《玻璃鞋》以及閹割了心靈與肉體的《美人魚》等等,不知不覺原來也在為愛情「種菌」。
愛情電影當然不只是為血氣方剛的人看的。如果心的這個「大體」真的不說年紀,那成熟觀對愛情電影的接收可能是加倍的刺激。因為「不合時宜」的事情在熒幕前捲映著,不可挽回的浪漫時光在現實生活裡發生著,而「不可思議」、「不可多得」的幻想在腦海裡蕩漾著。
愛情電影在人口老化的社會裡,常常引發著「潛水鐘與蝴蝶」式的張力,但感覺同樣可歌可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