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靈性修為與關懷貧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7-18]

胡志偉牧師

 特首曾蔭權宣布派110億元公帑,幫助市民對抗通脹,措施有增加1800元的電費補貼、多派兩個月長者「生果金」、給予學生1000元「開學津貼」、豁免外傭稅兩年等。這些措施總算回應了社會大多市民的期望,能有效減低民怨,也間接減少了即將開展立法會議員選舉,不同候選人藉民生議題來爭取本身的選票。

 在立法會答問大會,曾特首回應議員的提問:「對於民望的上落,從私人的虛榮心來看,我覺得這只是浮雲,根本不值得我自己個人的擔憂。」他又稱:「我現時日日夜夜務求的,是在追求靈性方面的修為,令自己更了解市民的憂慮。」筆者身為牧師,對曾特首這位虔誠的「基督徒」(天主教與基督教通稱其信眾為基督徒),於紓解民怨時,竟提及要在靈性修為有所提升,更能察覺民情,了解民困,筆者對此表達欣賞與肯定。

扶貧符合基督教義

 法國基督教學者積依路(Jacques Ellul)對貧窮問題,有其精闢的見解,他查考聖經後,肯定窮人在基督宗教信仰(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教)佔著中心位置。他看貧窮的問題並非社會性或經濟性,歸根究底是靈性的問題。從信仰角度而言,上主透過窮人的存在,常常活在我們當中,向社區人士的良心發出提問,基督徒怎樣向窮人作出回應,就成為信仰的見證。

 天主教會對貧窮問題,有長遠的研究與前線服侍的經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7年公布的《社會事務關懷》通諭42,已明確表達要「優先關愛窮人,實踐基督徒的愛德,要求一種持之以恆的生活方式。」在《百年》通諭28(1991年),教宗更明言:「最重要的是先把某心態摒棄,這心態把個別或集體的窮人視作社會負擔,視作享用別人生產成果的蟊賊……改善窮人的生活,是全人類道德、文化、經濟增長的大好良機。」「特別關愛窮人」(option for the poor)乃是全球基督宗教教會的挑戰,良好的靈性修為使人更明白上主關愛窮人的心腸,從而感受無助者的痛苦、聆聽困苦者的哀求、並以具體行動轉化窮人的境況。

 回顧教會歷史,基督宗教一向重視賙濟窮人,除了政府有其不可少的責任,民間團體與教會、商人與專業團體等,也有其社會責任,幫助那些因通脹而生活困苦的人士。當社會更多人看重靈性修為,而靈性修為也可應用於有宗教信仰者與非宗教信仰者;就是更多人良心能夠體察社會中較不幸與貧窮的一群,而來自民間與商界的扶貧力量,配合政府的有效措施,更能改善窮人的生活質素。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面對食品價格不斷攀升,政府預留1億元予社署,通過非牟利機構提供協助,如設立「食物銀行」等,對有經濟困難的市民而言,能接受短期食品援助服務,稍為減輕生活壓力。筆者認為,只要政府不「管理過度」(overmanagement),有更大彈性,容許小販式個體戶存在,如昔日大排檔等,某些地區如天水圍、東涌等,可存在廉價食堂、廉價市集、二手貨市場或假日市集等。當社區商舖全由大集團經營,士多店或小販不復存在,窮人不再有選擇,自然對物價上升叫苦連天。現今,若干非牟利機構提供社區「合作社式」購物,某程度減輕市民消費支出;而類似的社區經濟起的作用有限,但總好過無。

 當本港社會瀰漫著關愛窮人的氣氛,如同早前512救災的精神,港人面對通脹惡魔,能同舟共濟,不分你我,一起抵抗,而不會把責任歸咎於誰,這就是香港公民社會的進步!(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