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消費文化的興起,與經濟的轉型步伐有密切關係。有學者指出,自60年代開始至今,香港大致可分為家庭消費、群眾性消費和分眾消費3個階段。
家庭消費
戰後香港社會物質匱乏,消費往往以家庭需要為先,「值得買/不值得買」是最重要的考慮。
群眾性消費
70年代,個人消費開始抬頭,「如何有更好的生活」成了當時年輕一輩所思考的課題,消費的性質,已逐漸由「需要性」變為「比較性」─「我如何比人活得好」,這是「仿同意識」的時期。
分眾消費
到了8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進入一個「分眾」階段,群眾仿同消費到了盡頭,社會強調「感性消費」。消費的目的,是要滿足純屬個人的貼身感性,不是追求仿同的物質富足。民眾在日常消費的每一個環節,包括旅遊、時裝、飲食、購物,以及家居設計上,開始嘗試擺脫劃一化的消費模式,追求個人品味,務求與別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