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奶企或參與「落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20]
放大圖片

■毒奶事件波及多個品牌,國人的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圖為石家莊醫生下鄉講解腎結石防治。 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19日電】針對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現代奶牛產業體系研究首席專家李勝利今日表示,鮮牛奶能溶解的三聚氰胺十分有限,要想讓加入三聚氰胺後的鮮牛奶不被發現,必須添加專門的勻質脂肪,此類手法非一般奶農所能掌握,加上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高達每公斤2,563毫克,因此完全排除三鹿公司在奶粉中直接添加三聚氰胺還為時過早。

 李勝利分析指出,從三聚氰胺的特性看,奶農在養殖環節添加三聚氰胺,技術上非常困難。

機械化生產 奶農難下手

 除了三聚氰胺直接添加到牛奶中易被發現外,由於近幾年奶牛養殖發展很快,河北、山東等地機械化擠奶佔鮮奶產量的80%左右。按照機械化擠奶方式,奶牛進入擠奶廳,直接與擠奶器對接,牛奶從擠奶器通過管道全封閉進入儲奶罐,奶農想在鮮奶中摻雜使假幾乎不可能。他表示,現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企業把責任向奶農身上引,這對奶農非常不公平。

 對於三聚氰胺是如何進入牛奶的,李勝利認為,在流通環節,尤其是奶站,很容易出現問題。這種現象長期存在的前提是奶站和企業收奶員相互勾結,形成利益共同體,否則一定會被企業發現。同時,在加工環節也可能存在為提高奶粉的蛋白含量而添加的現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