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堅持共產黨的價值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09-22]

紀碩鳴 資深傳媒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自九月起,用一年半時間,在全黨範圍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次活動,特別強調「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幹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並要求「學習實踐活動以縣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全體黨員參加」。雖然北京沒有明確表明,但這實際上是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內容的全面整黨。在歷史的轉折時期,整黨整風是要全黨統一思想,整頓作風,確保共產黨健康、先進的價值體系。

 用一年半的時間整黨整風,到底要整什麼?從建黨初期,組織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到戰爭年代強調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又對軍隊提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了執政年代,又倡導「為人民服務」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等為人生追求。文革時代,雖然一些「為人民服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基本理念未變,但主要是鬥爭哲學,「階級鬥爭要年年講,天天講」。到了改革開放年代,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下,要求共產黨人帶頭致富,「誰富裕誰光榮,誰貧窮,誰落後」。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理論和理念,整黨整風的關鍵就是要整思想、整理念,在新的時期確立新觀念。

在新的時期確立新的觀念

 因應改革開放的再發展,胡錦濤前些年提出科學發展觀,賦予新時期共產黨價值觀以新內容。新發展觀提出有五年了,除了媒體宣傳,卻沒有出現很強的執行、實踐力。雖然中國經濟富裕了,但在政治、社會、文化層面並不「富裕」,黨內,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與中國老百姓的要求相差甚遠。在不少地區領導的眼中,似乎中國發展,一個經濟或者一個「錢」字就可以概括一切,共產黨的價值觀被價格化、利益化、商業化了。有些共產黨幹部僅從一部分人利益出發,把老百姓晾在一邊;從效益出發忘記了社會公平;從自己的地方利益出發不考慮全局;從眼前的利益出發,全然不顧環境、資源的協調等。最近震驚全國的山西潰壩事故、「三鹿」毒奶粉事件,都與不同層面官員的利益化價值觀有關,價值觀、道德觀嚴重缺失,生命不被重視,已到了非整頓而難以生存的地步。

 更為嚴重的是,近年來黨內被揭露的貪腐案一個比一個大,被清除的黨員幹部也一年比一年多,黨內腐敗積重難返。零六年,總書記胡錦濤在中紀委第六次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始終把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作為全黨的一項重大任務。言下之意,是嚴厲指責中共黨內不少人已經忘記了黨章的要求,不知道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什麼!言下之意,長此以往,共產黨會變質,會不像共產黨。

 2003年,中共新的領導集體剛剛執掌政權,就遭遇前所未有的「非典」,讓新的中共領導反思二十多年改革開放以來的指導思想。4月15日,胡錦濤在廣東視察時首次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同年7月28日,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的工作會議上又一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這被認為是科學發展觀一詞的首次出現。

迫切需要整頓和修正價值觀

 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胡錦濤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該次會議將胡錦濤的講話精神寫入最後決議,科學發展觀概念得到了完善,並正式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之一。再次提醒全黨,共產黨的黨性是「人本」,而不是「錢本」,更不是「官本主義」,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內容整黨的核心。

 中國改革三十年,最大的成就是經濟高速增長,而最大的缺失是價值觀的改變。作為執政黨,面對中國發展中的矛盾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重新要求、整頓自己,作自我修正,最迫切需要整頓和修正的其實是價值觀,即在從重視「錢」到關注「人」的轉變中,以老百姓為依歸的價值觀、道德觀是否樹立起來了。

 科學發展觀開宗明義講得很清楚,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同的時代,共產黨的理論及指導思想都依時代特徵而有所不同,但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什麼樣的指導思想,代表中國共產黨傳統核心價值的「不僅要解放自己,而且還要解放全人類」、「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人民服務」等價值觀都不會變。以百姓利益為依歸,才是真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這些在黨章中寫得明明白白,只是現在很少有人還保留著這樣的核心、傳統價值觀。胡錦濤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整黨,需要關注的不是聽各位黨員幹部整黨時講得多漂亮,而是要看其執行力有多強,要看共產黨的價值體系,最終在什麼樣的程度上重新建立起來。(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