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84年,鄧小平視察深圳漁村。
歷史的巧合總是令人驚歎。1977年底,當萬仲英為村民逃港一籌莫展時,廣東省委也在著急;當大家把外逃的根本原因歸結為「貧困」時,鄧小平、習仲勳等中央高層領導人,對這些情況也已了然於胸。
1977年11月17日下午,廣東省委高層官員前往廣州南湖賓館,向鄧小平匯報。當談到廣東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與港澳相連的邊境地區偷渡風猖獗,邊防部隊防不勝防時,鄧小平當即插話:「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不是部隊所能管得了的。」
鄧小平強調要發展經濟,他指出:「生產生活搞好了,才能夠解決逃港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
訪偷渡收容站 習仲勳問因由
時任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的習仲勳,到任後第一次外出考察,就選擇了逃港最嚴重的寶安縣羅芳、蓮塘、沙頭角等地。在蓮塘,習仲勳遇見兩個被邊防軍抓到的外逃人員被銬在路邊,便問陪同的惠陽地委副書記兼寶安縣委書記方苞:「這些人抓了放在哪裡?」方苞答說:「蓮塘那裡有個臨時收容站,每天抓到偷渡的人就先安置在那裡,第二天再派人送他們走。」
在收容站裡,習仲勳問一個外逃者偷渡原因,「為什麼要跑到香港那邊給人當奴僕,受人剝削?」那個偷渡的人說:「我們窮,到香港容易找工作。」
回來後,習仲勳向寶安幹部強調,制止群眾外逃的根本辦法是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