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迎接新挑戰:政通人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3]

楊志強 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

 2008年10月15日特首曾蔭權在「金融海嘯」中,以《迎接新挑戰》為題發表他的施政報告,在社會引起廣泛的迴響。筆者分別以「以港為家」、「轉危為機」、「民心我心」、「政通人和」來討論一下香港的現況和改革機遇。

 97回歸後,政治體制發生劇烈轉變,前朝管治是以行政精英為主導,改朝換代後,這些行政精英不能再只問行政不問政治,行政精英不等於政治精英,而某些行政精英對國情亦不熟識,形成許多政治誤區。中間和獨立派政黨化整為零,小黨政治增加,政黨不均衡,政治分歧持續,形成「朝小野大」,政府與政黨之間在民意上「忠奸分明」,加上基層在議會政治中的力量上升,而政府收集的民意政黨的意見往往與現實不相符,令政黨常常執著把柄。議員本來是政府的監督,部分議員現在是為「反對為反對」,一有機會便大鳴大放,削弱政府管治威信。而上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力量大增,令政府失望的是在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和建制派卻仍然保持以前的分配,問題是發生在哪裡呢?

少數議員破壞議事規則不得人心

 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提出一些迎接未來新挑戰的措施。當中,老人生果金(高齡津貼)加入審查制度,成為社會焦點,引起很大迴響。凡涉及低下階層的政策建議,一有爭議,往往軒然大波。就這次生果金事件,某些政客慣常地和有計劃地嘩眾取寵,把民怨進一步推高,以獲得低下階層的支持,在社會上不斷複製反政府情緒。市民大眾當然明白,社會福利不是免費午餐,背後的錢還是要來自納稅人和企業的利潤。如果政府更正面的詮釋問題的重點,讓傳媒適當地引導讀者思考問題,或許市民會更加理解特首的憂慮,和市民能更充分的理性地討論。不讓政客趁機大玩台灣式政治騷。今天議員能在議事廳扔蕉,明天是不是要扔蛋,扔鞋,甚至扔椅……用暴力手段抗爭,把自己塑造成為人民英雄,讓香港法制蒙羞?

 筆者試從另一個角度去討論生果金這課題。特首在香港經濟最壞之時,提出了一個難題,在政治上,並不聰明;把有限的金錢資源放在目標人物,即更有需要者加大資助者上是完全正確的,錯誤是把問題的重點落在入息審查上,和一刀切把新加入的長者劃分出來,方法是非常笨拙。在領導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卻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故用居安思危的態度去探討人口老化為政府帶來的財政負擔;積極地面對長遠的問題,不願把爛攤子留給下任政府,本來是高尚的表現。倘若特首只為了得到短暫的民意支持,大可對此話題避而不談,反正這不是要急於在其任期內解決的問題。在短暫的民意支持和長遠的社會議題上,兩者權衡,曾蔭權還是選擇了積極面對後者,為解決社會福利負擔這燙手山芋,踏出了艱難的第一步,但是政黨一發難,未把問題辯明、和讓社會人士解說,政府即收手,對政府的威信才是最大的打擊。

政府制定政策前應多聽民意

 香港的政黨是沒有執政的空間,政黨不能執政,而要出位便只能滋擾,就是以大局為重的,也要面對群眾獲取他們的選票,所以他們如要取得選民群眾的積分,必須要出位和為選民群眾「仗義執言」。於是乎形成政黨們,就是建制派,很多時不得不與政府持對立的態度。所以如何能政黨得分的同時政府也得分,才是上上之策。政府如何駕御立法會,如何能收集和明白民意,如何讓政黨得分,政府也得分,至為重要。

 其實,施政報告只是提供了一些方向和原則,剩下來的,就應該讓社會提出多角度,和富建設性的討論。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方案,香港乃一民主社會,傳媒政客除了監察政府外,也應利用這次機會,正確地,客觀地引導市民提出見解,用冷靜理性的思維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體現民主社會的價值。港英年代,香港的決策權是在英國外交部手上,殖民地的官員只是執行和維持者;有突破性思維的人是在商界,但畢竟營商和搞政治卻不是一馬子的事情;在立法會討論事情往往是非常政治化,所以有人形容立法會是「浪費生命的地方」;透過廣闊、相同和不同範疇的有志專業人士去解讀相同和不同範疇,在未形成實際方案前先讓社會人士有所討論,政府和市民對事情的洞悉力必會大大增加,對政府的威信亦大大提升。

 個人網誌:hk.myblog.yahoo.com/ckyeung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