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欣 前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官員
目前全黨正在學習「科學發展觀」。全黨對於掌握「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已經形成共識。而在學習和領會「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全面、準確的理解,容易形成誤區,我想在這個問題上談點心得。
往往我們容易把「科學」理解為:抓住客觀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用這個對事物發展必然規律的認識指導我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具體工作。這種理解,是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被灌在腦子裡的,它是我們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惜,誤區正在這裡。
「必然性」規律存有誤區
為什麼說它是誤區呢?從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以後,特別是上個世紀量子力學發展後,人們對自然界、對自然科學規律性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發現牛頓時代人們對自然界「規律性」的認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界,包括人類的社會活動比如經濟活動,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又由於人們把自己的行為加之於改造自然界之後,自然界的發展又會出現我們原來完全意料不到的情況。如果按照規律的「必然性」去解釋、干預客觀事物,得到的結果往往是跟我們的預想大相徑庭的。這一點,金觀濤教授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曾提醒過我們這一代人,要注意事物發展的「不確定性」。他所主編的《走向未來叢書》和他1988年發表的著作《我的哲學探索》對這方面有明確的論述。
為躲開對「科學發展觀」理解的誤區,我們應該對「必然性」規律的提法要警惕。因為事物是在時時變化的。你現在找到規律了,可事物發展明天又變了,你的規律就不對了,因此「必然性」的規律也就不存在了。
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陳雲就明確地提出了「摸著石頭過河」這種改革的指導方法。對這種方法論,在學習「科學發展觀」時,有必要加以強調。
「摸著石頭過河」的本質,就是一種對事物向前發展的隨機選擇。中國是如此大的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那麼多年,要想轉軌,要想改革,對我國,對世界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而我們每每做出一個改革的措施,並不完全清楚其施行以後的結果是什麼,所以要「摸著石頭過河」。這種方法,符合事物發展的「不確定性」這一客觀事實,符合20世紀初以來世界自然科學和哲學發展的基本潮流。
但是,這個「隨機」的「摸著石頭過河」,並不是隨意的瞎摸。而是有前提,有原則,有標準的。
「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論
所謂前提,是我們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恢復的黨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就是要面對客觀的實事去認識事物,從中找到解決客觀事物存在的問題的辦法。
所謂原則,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著石頭過河」是一種選擇。但選擇的結果不一定完全正確,其究竟正確與否,要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原則來檢驗。如果選擇不正確,就要及時的改正,重新再「摸」。
所謂標準,是鄧小平在三中全會提出來的標準:「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當拿「實踐」來檢驗你的選擇時,要看的是你選擇的實踐的結果是有利於發展生產力,還是不利於發展生產力?錦濤同志也在多次講話中反覆提到:「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執政黨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14頁)這個選擇標準是符合錦濤同志提出的第一要務的。
所以說「摸著石頭過河」是既有前提,又有原則,同時還有標準的一個組合。把這三條附加在「摸著石頭過河」上,它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方法論。
三十年前農村改革的包產到戶就是這樣一個選擇的過程。當時「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已經嚴重地阻礙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民到了吃不飽肚子的地步。「包產到戶」這種選擇實際上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經做過,但是被當作走資本主義道路給批判了。結果經過「文革」後,農民還在餓肚子,說明對選擇批判是錯的,迫使我們再選擇。因此雖然三中全會的決議中並沒有提到可以包產到戶,可是群眾在實踐中已經做出來了,安徽小崗村一年就摘了窮帽子。萬里去了以後,說了一個很簡單的真理:有飯吃總比要飯強。這實際上就是肯定了通過實踐檢驗出來的結果。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例子就是發展城市個體勞動。當時全國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有一千多萬返城,沒有任何辦法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等等。最後是迫不得已,讓他們自己救自己,幹個體戶吧。選擇的結果,不但使得知青就業解決了。而且個體經濟還填補了計劃經濟的空檔,令人民的生活方便多了,還帶動了多項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把這一步的選擇固定下來。
第三個例子是允許私人資本主義發展。當時傻子瓜子出來了,社會上有人說他僱工超過了馬克思說的8個人,是在剝削。小平就說:一個人搞點僱工,恐怕顛覆不了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如果我們提出糾正,就容易使人產生誤解,說我們共產黨的政策變了。所以還是看一看好。這一看,不但傻子瓜子站穩了,而且眾多私人經濟也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了。私營經濟沒有干預我們社會主義的大方向,反而使我們的經濟更充分地發展起來了,還吸引了許多就業。所以我們又堅持下來了。
準確理解「科學發展觀」
九十年代初江蘇的社隊企業產權改革問題也是一例。本來社隊企業是很好的東西,可是發展到一定階段,鄉鎮幹部干預企業,造成政企不分,企業的積極性下降,效益下滑。然後我們就提出來,要明晰產權。很多企業就股份化,或者直接轉成私人企業,效果很好,生產力得到了發展。類似的例子還有在改造公有制企業中,黨的第三代領導人支持的「抓大放小」,「國退民進」的辦法,對經濟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但是,摸著石頭過河也不一定都能摸對,那怎麼辦呢?那就要改。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型國營企業管理層持股的試點。這事被郎咸平先生炮轟了一陣以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這種試點的效果是,沒見生產力怎麼發展,反倒使得社會矛盾更加激化起來,國有資產流失的爭議甚囂塵上。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妨停一停。但是我們並不是不改革,而是改為用公司治理的理論去改革國營大型企業的管理。這是換一個方向再摸。
通過我們對改革開放三十年許許多多具體實踐的分析,針對客觀事物是多變的,是「不確定性」的這一本質,我們黨掌握了實事求是,摸著石頭過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發展是硬道理,這一科學的方法論鏈條。恢復「實事求是」的精神,「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些都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來的。「摸著石頭過河」是在三中全會以後不久由陳雲、鄧小平先後提出來的。我們今天全黨的幹部在學習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方法論的問題。只有「方法論」對了,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可持續的發展,才能更加準確、全面地理解並掌握「科學發展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