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渠務署斥300萬 試增微生物淨化污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9]
放大圖片

 ■渠務署在赤柱污水廠試驗複合模式污水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加入數以千粒塑膠製造的生物載體。圖為渠務署總機電工程師魯建洪手拿著一顆用來試驗的膠粒。本報記者嚴敏慧 攝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香港人每日產生約260萬立方米污水,足以注滿1,4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雖然現有污水處理設施足以應付未來30年需要,但仍有必要未雨綢繆提升處理能力。渠務署早前斥資300萬元,率先在赤柱污水廠試驗以複合模式處理污水。這技術利用千粒塑膠製造的生物載體,以增加微生物數量提升污水淨化能力,預計每日污水處理量會大增45%,倘試驗成功,會研究廣泛使用。

廠池加千粒膠製生物載體

 渠務署總機電工程師魯建洪表示,赤柱污水廠為全港唯一設於溶洞內的污水處理廠,早於1990年耗資4.1億元興建,1995年投入使用,以二級生物處理赤柱、大潭及舂磡角等地區排放的污水。

 但受到環境所限,透過擴大機組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的可行性不高,故渠務署早前首次採用複合模式污水處理程序,把赤柱污水廠兩組反應池,其中一組改為複合池,安裝新曝氣系統,並加入逾千粒、共210立方米的生物載體,讓池內有機微生物能附著生長,藉以增加微生物數量,加快把污水中細菌分解;相關載體可用20年。

 有關工程較早前完成並投入試用。魯建洪表示,測試將於2010年2月完成,屆時將知道複合模式是否適用於本港,以及可靠性、技術問題等數據。魯建洪預計,使用複合模式污水處理的反應池,每日污水處理量會大增45%,由原來的5,800立方米提升至8,400立方米,而水質也會進一步改善,處理後的水質亞硝酸鹽氮的含量,會較現時每公升4毫克為少。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