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英中聯會一項調查顯示,97%中學認為香港需要有英文中學。圖為本港一所中學上英文課的情況。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教育局今日下午會公布以彈性班為主打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詳情。由於政府要求學校在所有科目100%以英文教學才算「英文班」,否則只能算作「彈性班」,但英中聯會調查顯示,分別有22%及12%的英中反映校內的體育及視藝科老師未能用英文授課,78%英中要求當局為仍未達英文教學條件的老師提供培訓。英中普遍擔心,若術科以中文授課,一旦被當局界定為「彈性班」等如自貶身價,勢必打擊英中的收生優勢。
全港約有110間英中,英中聯會趁教育局公布最終的微調方案前夕,成功訪問了87所英中會員學校對教學語言微調的意見,以及把現時用中文教的術科轉為英文教授的可行性。
英中聯會公布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約97%學校認為香港需要有英中。由於政府當初落實母語政策時,為英中提供彈性,可以在個別術科如音樂、體育等使用母語教學,但微調政策的彈性班安排下,要求學校在所有科目100%以英文教學才算「英文班」,即以中文教授的術科會令英中班別被界定為「彈性班」。英中均擔心這會破壞英中等如全英文班的「金漆招牌」,令不少學校積極考慮把術科也轉為英文教授。調查顯示,87%學校認為電腦可轉為英文教學,71%學校則認為音樂及家政可「轉台」用英文授課,其次為視覺藝術及設計與科技。
但另一方面,不少英中校長對部分術科老師有無能力在短期內以全英語授課持保留態度,22%英中坦言,其體育科老師未能於短期內「轉台」,12%及8%英中分別表示視藝科及其他科目的老師未能轉為英文教授。
95%學校相信術科老師應可透過觀課證明其用英文教學的能力。此外,絕大部分學校認為家長及學生有權知道各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84%學校則同意學校應在學校網頁公佈有關資料。
校長:不應為收生勉強教師
英中聖公會林裘謀中學校長何慧玲稱,很多英中初中均有1、2科用中文教,如體育、倫理、通識等科,「如體育科,用廣東話解釋運動要注要的細節,免生意外,可保障所有學生的安全。」但她憂慮「彈性班」會令標籤問題更嚴重,家長會拋棄開「彈性班」的英中。她又表示,把術科轉為英文教授,人手調配會有困難,故會密切留意政府公布微調政策的細節及其他英中的取向再作決定。
另一所英中、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校長莊紹文亦擔心,英中為自保,會把所有科目轉為英文教,老師要重新準備筆記及備課,亦影響教學的成效。
英中聯會主席陳璐茜(見圖)指,部分學校的術科老師更未達英文授課條件,希望學校不要為收生而勉強教師。她強調同意微調,但建議政府為老師提供達標的「寬限期」。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今日早上會與不同議會開會作最後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