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約定俗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02]     我要評論

潘國森

 讀者梁老先生來函賜教,談論粵語讀音的問題,認為何文匯、王亭之兩位的爭議應多研討。王亭之曾向何文匯下「戰書」並提出四個問題,香港教育界都知道有這一回事,只是何教授兩年沒有正面回應。

 在此再簡單重述四問。(一)中原音傳入廣府,分為周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現代共六個時期,何以獨取宋代《廣韻》為標準而否定其他時期?(二)廣府話有九聲,如依足《廣韻》審音,豈不是要廢去《廣韻》所無的聲調?(三)近代音韻學家如王力、趙元任等都先承認廣府話的讀音,然後研究其規律,為甚麼何教授只據韻書而不肯承認既存的粵音?(四)何教授說由中州音轉讀為廣府話有一定的規律,此規律由誰所定,有何學術著作支持?這些規律又是否已經統一?

 以上數問,何教授一向迴避。在此總結一下其在過去這麼多年表現出來的取態。(一)何氏的研究方法頗為省力,由助手按《廣韻》切音,然後交他審音,那就無需理會不同時期的音變。(二)何氏從來不教人怎樣用《廣韻》的反切得出廣府話的中入聲。(三)對於不符合《廣韻》的既存粵音,一概由何氏決定是否可以接受。(四)規律由何氏自定,既未得學術界廣泛認同,亦未有統一,因此出現許多雙重標準。

 梁翁尊庚八十有五,受傳統國文教育,其尊親之中有翰林與秀才,老師亦多秀才。前輩的意見,當然值得尊重和參考。梁翁舉例說購買的「購」、機構的「構」在當年確讀如「救」。那麼初步可以認為梁翁剛好遇上「購」字由g聲母轉k聲母的過程,在其童年許多老師宿儒讀g聲母,但相信梁翁長大後,逐漸多人讀k聲母。到何文匯教授學成之前,許多字書都兼收「救」、「扣」兩音,但是民間大多數已經讀「扣」。這就是「約定俗成」的力量,因為不是一兩位學者鼓吹推動而自然改變,那就不應該走回頭路。比如「溝」字亦有g聲母和k聲母兩讀,但是讀g聲母與粗口字同音,這可能就是音轉的原因,連何教授也不敢這樣教。於是同樣是g轉k,卻用不同方法對待,「購」讀g,「溝」不敢讀g,就是雙重標準,沒有統一規律。遇上類似的不同意見,原則上我同意應該多向碩德耆宿討教,集思廣益,就算是一個字讀音的爭議,也要反覆論證,不應由何氏一人說了算那麼草率。

 梁翁又提及有些時候詩詞用字要按平仄韻腳的格律來唸,這點當然同意,但不能矯枉過正。例如「橙」字,按韻書要讀平聲如「為虎作倀」的「倀」,宋詞「纖指破新橙」的「橙」按詞律要讀平聲。但是日常在其他場合人人讀陰上聲,何教授編的字書卻只給平聲,那就對社會造成極大混亂。處理方法只能肯定陰上聲為正讀,但可以向年青人介紹在韻文有時讀平聲。橙字音轉,日常不讀平聲而讀仄聲,是「約定俗成」,並非何氏所言「積非成是」,不可能因為遷就小部分人的喜好而逆轉。

相關新聞
百家廊:拜年:傳統民俗最亮麗的風景 (圖)
琴台客聚:約定俗成
翠袖乾坤:失去大便,得了輕鬆
太極人生:推進以意
思旋天地:牛年鴻運
一網打盡:風頭火勢
杜亦有道:張歆藝
香港國際古書展,中國書商圈地 (圖)
書評:裘小龍的《紅塵歲月》 (圖)
書介:讀中文 看世界 (圖)
暮光之城—蝕 (圖)
一分為二的童年 (圖)
征服:歐巴馬超凡溝通與激勵演說的精彩剖析 (圖)
人體自有大藥 (圖)
徵稿啟事
還候鳥容身處 世界濕地日 看米埔危與機 (圖)
延伸參考:
從拉姆薩爾公約到濕地日 (圖)
鳥蛋安危受威脅
認識黑臉琵鷺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