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回憶「兔子」見證一代美國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黃納禧 圖:網上圖片、路透社

 1月27日,美國克諾夫(Alfred Knopf)出版社向外宣佈作家厄普代克因肺癌病患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從此「兔子」真的安息了,出版社明言「厄普代克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而他將會備受世人懷念」。

才華洋溢 一寫五十年

 生長於賓夕法尼亞洲的厄普代克,在過去五十年創作了大量高品質的文學作品,這與他充滿病患的童年有直接關係。因患上如牛皮癬等疾病,厄普代克少年時就把所有精力放在閱讀經典作品之上,由莎士比亞到普魯斯特,都成為了他以後寫作生涯中最豐富的養分。「你想成為作家,最基本的做法就是看經典的作品」,全憑厚實的文學修養,使厄普代克高中畢業後獲獎學金入讀哈佛大學英文系,1954年時更以最優異學業成績(summa cum laude)畢業,在次年到英國修讀一年藝術課程過後,他最終到了美國《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擔任寫手,一寫便五十年。

 五十年共出版五十多本書,幾乎一年一本的產量是厄普代克極為人稱道的原因之一。終其橫跨半世紀的寫作生涯,他共出版了二十二本小說集,其他作品還包括詩集,如他出版的第一本書,1958年的《木工製作的母雞》(The Carpentered Hen)、時評、文學評論及回憶錄等,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兔子系列小說」——《兔子,跑吧》(Rabbit, Run,1960)、《兔子歸來》(Rabbit Reux,1971)、《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1981)、《兔子安息》(Rabbit At Rest,1990)以及最後的《兔子回憶》(Rabbit Remember),見證了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社會文化形態,好比一本美國編年史。

以兔子自況 坐看雲起時

 兔子之所以成為厄普代克最受人關注的作品,一方面小說中很多情節都可見到了作者本人的影子;另一方面,這由六十年代起每隔十年出版一本的「四部曲」(《兔子回憶》是後來加入的),足以印證美國數個世代的意識形態與文化轉向。

 主角兔子(Harry Rabbit Angstorm)在第一部曲《兔子,跑吧》中是一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高中時曾是學校中的籃球明星,縱然如此,他卻只停滯於過去的成功中,對前途卻充滿了憂慮,反映了大戰過後美國鄉郊地區青年人的普遍憂患意識。在《厄普代克百科全書》(The John Uplike Encyclopedia)中,就有研究者指出兔子姓名中的「Angst」近乎德文字根中「anxiety」之意,暗示出其注定躁鬱不安的一生。

 故事繼續描寫兔子對現狀的不滿,於是他拋棄了酗酒的妻子並搭上了籃球教授介紹的妓女,過了一陣放任的生活。後來妻子把剛出生的女嬰淹死了,妓女卻又跟兔子說懷有了他的孩子,促使不敢面對現狀的兔子匆匆逃走了。

 厄普代克在第一部曲中已完全塑造出一個於社會中徬徨無助的青年形象,兔子沒有為理想努力不懈的志向,也缺乏在生活上謀求前進空間的勇氣,卻一味放縱原慾的爆發,以混亂的性生活應對現實的不得要領;甚至對於宗教,兔子亦無法表現出完全歸屬的心志,這些議題都在以後的三部曲不斷深化,致使「兔子」被學者評為見證「美國夢」破滅的作品。

兩度獲獎 作品成經典

 在美國數十年的激烈變遷中,厄普代克將他對時代的體會如實投射在兔子之上。兔子在其成長道路上並未有化身成拼勁的美國人,1971年兔子終於「歸來」了,然後隨著經濟起飛,兔子也終於「富了」,但成為富豪的背後卻只是憑藉著丈人的輔助以及時機的使然,與「美國夢」中以夢想、靠努力的建國神話愈走愈遠。

 在《兔子富了》中,厄普代克著力描寫了一切向錢看的八十年代。兔子繼承了丈人的日本汽車事業,擠上了社會的上層,他雖明白財富非靠自身努力而來,卻很快投入了這種物質至上的奢侈生活中。到了《兔子安息》,兔子在擁有豐厚身家的同時已面對因年老而來的病患,更要面對經濟不穩與家庭劇變的壓力,最終在一片動盪中終其一生。

 《兔子富了》、《兔子安息》不但呼應了前兩部曲反映時代面貌的風格,更全面顯現出八、九十年代美國受物質主義衝擊到達巔峰的社會狀態,而《兔子富了》令厄普代克同年獲得了普立茲文學獎(Pulitzer prize)及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到《兔子安息》時他更再次獲頒普立茲獎,奠定了厄普代克在美國文壇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未獲諾獎成遺憾 撰文自我調侃

 自「兔子系列」登場以來,厄普代克數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Nobel prize)呼聲最高的作家之一,可是他每一次都與諾獎擦身而過。對此,《華盛頓郵報》曾評論這是瑞典文學院「最大的錯誤之一」。

 儘管瑞典文學院對美國文壇普遍的不肯定,然而厄普代克卻利用了其作家身份創造出一個足以讓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就在1970年代開始,他創作了「貝克三部曲」 (Bech trilogy)——《Bech:The Book》(1970)、《Bech Is Back》(1982)和《Bech at Bay:A Quasi-Novel》(1998)。小說中主角貝克是一個已婚的新教徒,而他更是一個極之渴望得到諾貝爾獎的多產作家,不過與厄普代克本人最大的不同是,貝克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卻在寫領獎演講稿時無法下筆,當中有著很濃的自我調侃味。作為一個縱橫文壇半世紀的老牌作家、寫手,一生未獲諾貝爾獎無疑是個遺憾,但這大抵不會削減厄普代克對自身的肯定,正如他所說:「我相信作家應該是被閱讀的,而不該是看其出處。」

相關新聞
回憶「兔子」見證一代美國夢 (圖)
亂倫、換妻、濫交 開性描寫先河 (圖)
亮相•談情 (圖)
焚燒 (圖)
扶持 (圖)
洞見 (圖)
延長 (圖)
手寫板•我信你 (圖)
短載•詩書街一巷一號(七)
詩意偶拾•失眠的日子
視藝空間•心情 (圖)
試筆•不一樣的母親 (圖)
稿例
百家廊•學生為何不喜歡上堂? (圖)
生活語絲•六十三年前的雜誌
扶林晚風•肯廷頓辭世
一網打盡•「即食」牛扒
琴台客聚•一時瑜亮
翠袖乾坤•笑盒不倒翁
寫我遊情•美國肥胖問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