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還沒完全走到舷梯下面,尼克松就遠遠地朝周恩來伸過雙手——站在周恩來身後的冀朝鑄,在38年後仍清楚記得這一幕。「總理馬上迎上去,我也跟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遠。」冀朝鑄說,此前,周總理特地要求,「小冀近一點,每句話都得準確地聽清楚,準確地翻譯」。然後,冀朝鑄替尼克松翻譯出了那句有名的話:「我是跨越太平洋與中國人民握手。」
「跨過太平洋的握手」
那緊緊的握手,的確有太多的象徵意義。廣為人知的是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上,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的那一幕。「當時要談一個全球和平的條約,當時各個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互相握手、認識,都很友好,看到杜勒斯過來,總理理所當然就走過去,伸出手,杜勒斯看到就走了。當時為總理做翻譯的是浦壽昌,我也在場。」冀朝鑄說。此事給中美關係投下的巨大陰影,尼克松顯然心知肚明。「尼克松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這次握手不是中國主動的,是美國主動的,洗刷了對總理的侮辱。」冀朝鑄說。
中方照片 冀朝鑄「消失」
1972年2月21日的這一瞬間被無數鏡頭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來身後那位高大的翻譯——冀朝鑄幾乎出現在美國所有的報紙上。奇怪的是,在中方發表的所有照片中,周恩來的身後卻變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鑄的位置變成一小塊空白。冀朝鑄說,他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而若干年後,尼克松的女兒朱莉特地給他寄來了美國記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鑄又「回」到了總理身旁。為此一直「耿耿於懷」的老人特地帶我到他的書房,看那張被掛在顯眼位置的照片,並叮囑我,一定要澄清此事。冀朝鑄並沒有詳細解釋個中原委,這個小插曲似乎也是那個時期國內複雜政治鬥爭的微妙體現吧。
2月的北京依然寒冷,站在舷梯前的周恩來並沒有戴帽子。尼克松考慮得的確很周到,也許怕失禮,尼克松女兒朱莉曾透露,飛機上尼克松就問身邊的工作人員,周恩來是否穿了大衣。反饋回來的消息是肯定的,尼克松也穿了大衣走出飛機。下舷梯走到快一半時,周恩來開始鼓掌。尼克松略停一下,也按中國的習慣鼓掌相報。
尼克松的飛機是1972年2月17日10點35分,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起飛的。與幾個月前基辛格訪華的秘而不宣相反,這一次是公開而高調。飛機先在關島加油,按照中美雙方事先達成的協議,在上海停留。在禮賓司工作的唐龍彬又成了迎接美國人的先遣隊成員之一。從事禮賓工作的人特別注重外交場合上的身份,唐龍彬說,由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親自到上海迎接,也是破例的,「顯示我們對其重視程度」的同時,其實也是「摸摸底」。(六) ■摘自:《三聯生活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