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勞特在教雲南貧困村莊的孩子跳舞。 受訪者提供
——扎根雲南8年 創建義工學院 培訓逾300熱心人
本報駐雲南記者 蓮子
46年前的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人民發揮樂於助人的精神;46年後,中國註冊義工數量已達2,946萬名,但現時內地僅有1所義工培訓學院,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平台。其創辦者勞特來自遙遠的丹麥,她18歲時聽到雷鋒的名字,39歲時來到中國,45歲在西南邊陲雲南玉溪費盡周折地創建了雲南發展培訓學院。8年來這所學校已經培養出超過300名畢業生,目前他們大多活躍在非政府組織(NGO)的工作前線。
勞特的祖國丹麥在全球幸福國家排行榜上高踞榜首,但她卻捨棄安逸的生活,奔走於多個貧窮地區從事國際援助30多年。勞特已在玉溪長居了8年,當初她因為金髮碧眼被當地學童視為「妖怪」並四處逃散,現在路人卻會主動與她打招呼,甚至有人稱她為「雷鋒」,但勞特並不認可這樣的稱呼,只是說自己在這裡扎根是喜歡鄉村、喜歡中國的農民。
愛中國農民 願下貧鄉
雲南發展培訓學院(Yunna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是在國際援助組織「互滿愛.人與人」資助下,由玉溪師範學院和TG亞洲學院公司(香港)合辦的非牟利成人教育培訓機構。勞特指辦學經歷了很多困難,「最初很多人以為我們是騙子,招生異常艱難。但現在來諮詢的人越來越多,還有不少人想來做短期體驗,但目前我們還無法滿足其他的社會需求。」
勞特選擇到雲南辦學,是希望找到最貧困的村莊,既可為學員提供實踐場地,也能幫助村民改善生活。要想成為一名標準的國際義工,學員須在雲南發展培訓學院接受11個月的培訓,在修讀5個月的理論課程後,便要下鄉服務。目前的學生來自韓國、德國、波蘭、新加坡、英國、芬蘭、中國等13個國家,他們原本的職業也各有不同,有商人、工程師、醫生或者高中畢業生。其中年齡最小的學生僅18歲,最大的已62歲。
赴非洲體驗 無懼愛滋
「你為什麼而來?」是學員經常需要自問及被問的。當中約半數人是因為這裡可以提供到非洲或印度從事社會發展的工作,事實上也已經有50%的學員畢業後到這些地區做義工。現任該校中方院長的邢陌亦畢業於這裡,並於07年6月到非洲國家贊比亞做了半年的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他指非洲不少地區的愛滋病感染率高達30%,「我記得在一條叫卡旺博的村子,有29個人參與HIV檢測,其中9個是陽性!」他認為這意味著當地對社區服務及義工的需求很大。邢陌表示,到非洲做義工的經歷不僅開拓了視野,也學習到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成功經驗。
富學生受訓 豐富人生
而曾任職IT工程師的甘肅人薛躍武,則計劃修畢課程後回家鄉操舊業,並在工作之餘成立義工組織,「甘肅太窮了,我認為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薛躍武自覺通過學習獲得不少啟發,並從「看熱鬧」者變身為行動者。
21歲的應樸來自浙江一個富裕的家庭,他高中畢業後並沒有升讀大學,而是選擇到雲南接受義工培訓。他坦言傳統大學對自己並無太大吸引力,反而渴望在寬鬆的氛圍中學習,「我的理想是經商,不過儘管我沒打算以後去做義工,但我相信這段學習經歷會在人生中留下清晰的烙印。」勞特則笑說,「甚至有部分學員只是為了提高英語水平而來,但很多人學成後還是選擇從事義工工作,可謂『殊途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