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親身體驗公共藝術 坐電車跨界遊中西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由左至右)謝明莊、盧曉峰、王嘉星、劉德城和蔡詠芝等一班師生合力創作跟社區有共鳴的公共藝術品。

文、攝:林意生 部分圖片由香港藝術中心提供

 近年大家愈來愈留意社區發展,社會亦泛著一股提倡藝術發展的潮流,若是社區與藝術這兩股「力量」合一的話,能否創造出更好的環境?大家理所當然希望藝術能夠美化自己居住的環境,但置於社區裡的藝術品又是否只局限於外表美觀而已?由中西區區議會中西區綠化及美化工作小組、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公共藝術合辦的中西區「劃.界」公共藝術計劃,或許是個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公共藝術的重要和影響。

 公共藝術(public art)一詞源自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30年推行協助藝術家度過蕭條時期的政策,其後在美國更得到蓬勃發展。公共藝術融合「公共」與「藝術」兩個元素,要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並不容易,畢竟要考慮的不只藝術品的本身,還要顧及放置的環境。

坐上電車尋想像空間

 在「劃.界」計劃中,藝術媒介是電車車身,而場景則是中西區。「劃.界」一名源於中西區內的界石,活動負責人之一、香港藝術中心高級節目主任盧家彥表示,這些標誌性界石在堅尼地城以至灣仔也有,而他想透過電車把各地連接一起,重新發掘一些被遺忘的事,以及嘗試營造一個有想像空間的領域,所以事前會與居民接觸,及建立網頁讓市民知道。

 負責參與計劃的師生包括香港藝術學院學科統籌及講師謝明莊,以及4位藝術系學生盧曉峰、王嘉星、蔡詠芝和劉德城,都希望這次的流動公共藝術品,即電車能融入中西區,既滿足自己的表達意欲,又能顧及大眾的看法。他們嘗試以不同視點觀察中西區,從中西區的地貌和海岸線的變遷抽取創作靈感,由於訪問當日作品尚未完成,筆者也未能先睹「真身」,但得知謝明莊與創作團隊的設計,會以中西區地圖作背景,糅合界石、舊廈外牆等區內特色而成,他們以電腦構圖,然後將創作貼到電車車身上。藝術電車由今日起於中西區行駛,直至4月3日,既接載市民來往,更給公眾帶來視覺享受。

考察研究為時多日

 謝明莊表示,由於這次要做的是一件公共藝術品,所以希望能與中西區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在創作前也做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研究,除了到現場考察,又做問卷調查,以便了解中西區居民的生活細節,以及他們對公共藝術的看法,最後有兩項收穫:一是找到創作靈感元素,二是發現該區市民對公共藝術的認識不深。

 「在研究裡找到3個創作元素:一是中西區很多斜坡,皇后大道沿岸向海的都是填海而來的;二是以電車路程作元素,包括電車軌;三是舊式樓宇清拆時所留下的痕跡作元素,如兩棟大廈中間的樓宇被清拆後,現存大廈牆身所出現的痕跡。以這三點作起點去思考藝術品會怎樣做。」

 研究中還發現當地市民對公共藝術認識不足。「調查所得結果是大部分人對公共藝術無甚概念,多數人的概念是『睇落去舒服』,這令我們難從調查中得到啟發。」他們唯有以觀察所得,盡量發揮。

 這次計劃的困難之處,是他們的發揮空間有限,如謝明莊所說:「車身多窗子,又不能在車廂內發揮,無法做些立體的作品,空間極之有限。」他坦言創作極具挑戰,畢竟這是他首次以交通工具創作公共藝術品。

 經過師生間的商討,決定以圖像表達而不用照片,儘管謝明莊本身的攝影功力游刃有餘。「走在街上的巴士、電車等交通工具的外觀已經『花呢花碌』,所以車身顏色會傾向單色調,在眾多車輛裡突出作品本身。」嘗試讓大家欣賞這件藝術品時,可以有「在不同觀點欣賞都能得到不同的東西」的效果。

年輕人要不斷嘗試

 參與計劃的四位藝術系同學,本身都不是住在中西區,雖然有時候會經過那裡,但真正認識還是因為這次計劃的緣故。而市民對公共藝術的回應,也讓他們明白市民的想法。劉德城說部分被訪者的態度抗拒—「我不懂藝術,我不能給甚麼意見」,這可能是基於缺乏認識而害怕接觸藝術,而盧曉峰則發現市民較注重公共藝術的功能性,「大部分都認為藝術是點綴生活的元素,最基本是要靚,可以令環境熱鬧一點。」

 除了重新認識這個具歷史意義的社區外,他們在討論設計期間也對公共藝術有明確的看法,如劉德城所說具備3個基本元素:「一是與環境有關;二是每人都可享用;三是創作要有計劃地鋪排出來,是有目的而不是隨意出現的。」經過多次討論,他們決定車身圖案設計以簡單、不抽象為主,務求做到有別於其他電車廣告,讓市民一眼就看出來,以及易於接納,甚至是給他們多點想像的空間。正如蔡詠芝所說,現時廣告太多,即使巴士內的梯級間也可以用來賣廣告,數量多得使你不想看。劉德城補充:「希望讓市民知道,其實電車也可以是展示藝術品的一個平台。例如賣洗頭水的廣告,你會從中知道有新產品,但那只是不斷吸收(input),所以你看得太多會不想再看;藝術就不同,你欣賞完作品後會再思考一下,有output。」而這次設計創作無疑給他們一次機會,嘗試在一定條件限制下,創作出能與社會融合,又能表達藝術家心中想法的公共藝術品。

公共藝術處起步階段

 至於香港現有的公共藝術,謝明莊認為大部分在公共空間展示的藝術品,未能充分展現它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很多時見到的似乎是有人做些東西放在一個地方,只因那是公共地方,所以就算是公共藝術。我認為一件公共藝術品應該與展示空間至少有些對話,否則只是一件藝術品被放置在一個公共地方而已。」

 要發展公共藝術,他說現時比以往有較多人討論這個話題,但香港的氛圍還未足夠。「不少香港人未有注意藝術是甚麼,以為悅目的就是藝術品。而公共藝術需要作出平衡,因為那並非純粹是件藝術品而已,那是需要與社區、環境以至文化有對話。」的確,要與公共藝術品所處的社區融合,與市民大眾產生共鳴並非易事。他期望「劃.界」的藝術電車能引起市民大眾的討論及關注。

 面對公共藝術的困局,謝明莊認為出路還是在於從基本出發,扭轉對藝術的不正確觀念。「需要提升大眾對藝術的認識,現在香港很少有藝術教育,未必能培養出學生的興趣。而大眾將藝術看得太功利化,如很多小孩都有學彈鋼琴,但未必所有人都真正喜歡。這不單不能培養興趣,反而會扼殺學生的健康發展。藝術提升生活的質素,應該按興趣加以培育才是。」的確,若要有懂得欣賞藝術的人,先要培育他們對藝術的感覺。

相關新聞
親身體驗公共藝術 坐電車跨界遊中西區 (2009-03-07) (圖)
市道差都要搞藝術 (2009-03-07) (圖)
中西區舊貌難再睹 (2009-03-07) (圖)
「電車時光」 (2009-03-07) (圖)
延伸閱讀 (2009-03-07)
後記:齊來參與 (2009-03-07) (圖)
別矣 牛頭角下h 牛叔牛嬸聚首訴離情 (2009-02-28) (圖)
《感人肺腑大盆菜》 (2009-02-28) (圖)
《時令鹹蛋蒸格餅》 (2009-02-28) (圖)
銘成號 (2009-02-28) (圖)
興記茶餐廳 (2009-02-28) (圖)
後記:清拆前變身「博物館」 (2009-02-28) (圖)
「牛下開飯—徙置生活九大簋」展覽 (2009-02-28)
梁潤湛 重塑舊區老舖風味 (2009-02-28) (圖)
《平價館》 (2009-02-28) (圖)
聽不到 感受更多 攝影藝術 打通聾健隔膜 (2009-02-21) (圖)
共融需多方配合 (2009-02-21) (圖)
助聽器非洪水猛獸 (2009-02-21) (圖)
延伸連結: (2009-02-21)
賽大豬 (2009-02-2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