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曾出現第二輪下滑,直到找到了汽車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後,經濟才再次走出低谷。 路透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經濟在復甦中經歷了起伏波折,出現W形復甦。這一次,中國經濟如何避免類似的波折,實現V形增長,應該是兩會關注的最重要問題。
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明顯下滑。中國迅速出台了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但是經濟在1998-99年仍明顯下滑,在2000年有所改善之後,到2001年再次下滑,其後才恢復高速增長,這就是所謂的W形復甦。
中國這一次面對的是全球危機,與97年的區域型危機比較,外部形勢更嚴峻。中國政府刺激計劃規模空前,政策今年志在「保八」。但是,制定政策既要著眼於對今年增長的支持,更要有下一步穩定增長的考慮,否則已經增長的態勢也會出現翻轉。
政府資金不應與民爭利
首先,政府4萬億資金不能與民爭利。雖然政府投資規模史無前例,但是要穩定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投資有效需求需要超過2008年的17萬億。如果不能充分調動民間投資意願,4萬億政府投資,加上銀行今年新增貸款額度突破性增長到5萬億甚至6萬億,仍然與增長目標有距離。
其次,行業振興計劃需要新的增長元素。十大幸運列入振興規劃的產業,特別是其中的傳統行業,大部分都有產能過剩的問題。振興計劃都提到產業結構調整,雖然這也很重要,但是從產業規模的角度看,可能需要減少投資,而不是增加投資。要保持增長,產業的振興必須依靠新的增長元素—技術進步。但是行業振興計劃通過加大投入來推動當前經濟增長的「治標」意味還是比較明顯。
第三,銀行信貸要控制風險。銀行信貸連續激增,1月份更是創下1.62萬億的紀錄。短期內這麼大規模的信貸,用於政策性項目貸款的可能性很大,配套項目信貸的風險、收益的評估是否審慎和嚴格值得注意。如果壞帳增加將嚴重影響銀行系統的健康運行,影響整體經濟的穩定運行。
最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重投資輕消費的一貫傾向。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拯救計劃以投資為主要動力,不是以拉動最終消費為主要動力。基礎設施一次性投資較大,能創造當期的有效投資需求,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傳導到最終消費、創造有效消費需求需要幾年的時間。上次危機後中國經濟出現下滑—刺激—恢復—下滑—再刺激—再恢復的W形增長態勢,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政府拯救計劃是否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是另一個重要問題。凱恩斯主義拯救大蕭條的核心是創造就業,奧巴馬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創造就業也是重中之重。政府和相關配套的投入是否創造就業,是決定經濟呈W形復甦還是V形復甦的關鍵。
中國經濟要實現V形復甦,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曾出現第二輪下滑,直到找到了汽車、住房貨幣化、大學擴招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後,經濟才再次走出低谷。 (本報摘自左小蕾個人blog,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