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蕩寇》
文:朗 天
看《讀愛》試片看到余力為新作《蕩寇》的宣傳短片,此片公映日期一拖再拖,但似乎終於搬上排片的議事日程了。
一度是香港新電影希望的余力為因擔任賈樟柯導演作品的攝影指導蜚聲國際,描寫巴西聖保羅華人生涯的《蕩寇》去年獲邀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競賽部分,與賈近年人氣極盛不無關係,但余力為的成名作其實是十一年前藝術發展局資助拍攝的《美麗的魂魄》,那是一部以性工作者為對象的紀錄片,有濃厚的人文關懷和漂亮的攝影,隨後的劇情片《天上人間》(1999),邀得影帝梁家輝和內地演技派女演員呂麗萍助陣,是當時頗受影評人稱譽的獨立電影。他擔任賈樟柯的攝影師,起初被視為是提攜國內地下導演。十年人事幾番新,權力線的方向早倒過來,今天的余力為反而處於賈樟柯的光環底下。
《蕩寇》遲遲未能在港公映據說與影展風評不佳有關。威尼斯期間,曾有國際影評人以負十分(十分為滿分)評價它,一般也認為電影長於畫面經營而弱於敘事。由於連余力為本人也承認這次是他走向商業的嘗試,一部敘事無法令人滿意的商業元素片,因而據說被逼在「五窮六絕」的五、六月檔期面世。
這種公映安排跡近於放棄,也令我們不禁反省今天的港片公映意義。發行公司「不看好」一部電影,為甚麼還要公映呢?例如劉鎮偉的《出水芙蓉》和林超賢的《神鎗手》,受艷照門事件影響,已到了上與不上都感尷尬的境地。《神鎗手》還拜《証人》口碑票房均不俗而能先發後至,如《蕩寇》般真的是進退維谷了。答案如果只是為獲取某種資格(例如要在當地公映才有望入選評獎),那便是完全站在製作方的考慮,我們便很難怪責觀眾為何離棄觀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