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24日電】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深化,中資企業衍生品交易巨額虧損的「冰山」逐漸浮出水面。有專家指出,中資企業進行的「套期保值」最終卻演變成「套利虧損」,主要原因是他們簽訂「魔鬼合約」購買了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而這些衍生品在金融危機中不但沒有鎖定風險,反而放大了風險。
最先爆出衍生品危機的具有中資背景的企業是中信泰富(0267),因簽訂澳元期權合同巨虧150億美元,陷於破產邊緣。
隨後,2008年10月,中國證監會要求深圳南山熱電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因其在對賭石油期權中巨虧。深南電在2008年3月國際油價漲至每桶110美元時,與高盛下屬全資子公司傑潤簽訂對賭協議:當浮動價高於每桶63.5美元時,深南電可得每月30萬美元的收益,當浮動價低於每桶62美元時,深南電每月需向傑潤支付「(每桶62美元-浮動價)×40萬桶」等額美元。
原油價急跌致虧蝕
根據協議,2008年3月至10月,深南電獲得240萬美元收益。然而11月,紐約市場原油月均價跌至每桶55.15美元,深南電僅11月就需支付274萬美元給傑潤,將前8個月的收益全部吞沒。
虧損更大是航空業。由於航油成本在航空公司的費用結構中舉足輕重,為了規避油價波動風險,東航、國航、上航等國內行業公司都做了大量相關對沖交易,最終損失慘重(見附表)。在這些航空公司公告中,均聲稱其對沖交易為套期保值合同。
經濟學家郎咸平近日在博客中指出,國航和東航簽的合同雖然叫「燃油套期保值合約」,但並「不是一個正規的期貨操作,很難被看作是符合套保原則的行為」。
據《財經》雜誌報道分析,東航實際是購買了Accumulator(累計期權)等複雜金融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這種「魔鬼合約」意味著,油價上漲超過一定價格後,投資銀行將向航空公司支付固定的補償,而在油價下跌到一定價格後,航空公司則需要雙倍賠付,且下不兜底,跌得越多,賠得就呈級數增加。
「目前央企的虧損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下一輪我們也許還會看到更多中資企業因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蒙受巨額虧損。」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央企虧損恐冰山一角
據他了解,幾乎所有涉足外匯、進出口業務的大企業,都進行了套期保值等衍生品交易。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結構複雜的金融衍生品所引發;與此同時,匯率、原油等很多在市場價格出現很大波動,進而讓很多中國企業在複雜金融衍生品交易上出現巨額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