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阿提克˙拉希米的《堅忍之石》
文:唐 睿
書名:Syngue sabour La pierre de patience
作者:Atiq Rahimi
出版:P.O.L. (2008年8月25日)
本書為2008年法國龔古爾獎獲獎作品
在波斯語中,「堅忍之石」(Syngue sabour),是指一塊黑色的魔法石,據說人們只要向它傾訴,困惱就能得到消解。對一些人而言—起碼,對小說裡的角色而言,這塊堅忍之石,其實就是指聖城麥加裡的「黑石」,而人們相信,終有一天,它會因吸收太多人類的不幸而爆裂,而石頭爆裂之日,亦將會是世界終結之時。
然而在小說裡,真正的「堅忍之石」,卻是那倒臥在妻子懷裡、猶如被切除了腦幹的人。他被一顆子彈擊中,失去了意識,而他彌留的生命,則在血泊中隨時間一點一滴流逝。時間因跟生命摻合而變得緩慢且巨大,於是緊抱著丈夫身軀的妻子終於能借此機會去將時間攤開,默想她當初曾怎樣鼓勵丈夫為戰爭而犧牲,怎樣去反對竟敢違抗武裝召集的丈夫,並怎樣地渴望他能成為戰爭以及民族的英雄,而不再在市場為了一根菜的價錢而跟別人吵架。
然後,她開始說話,一邊照顧著丈夫一邊跟他低聲說話,而且愈說愈綿長。儘管敵人的哨兵已經開始進逼,儘管敵軍已經開始搶掠並在四周亂槍掃射,她依然繼續跟丈夫說話。她細細碎碎地向丈夫訴出心聲,儘管她並不知道他是否能聽見,又是否能明白,而這段一發不能自制的懺悔,就是小說《堅忍之石》的靈魂所在。
《堅忍之石》的故事猶如覆蓋著一層迷糊的風沙,沒有具體的發生地點,而角色的身影亦朦朦朧朧。然而小說的重點並不在於角色做了些甚麼,而是在於角色反省了甚麼。妻子的低語除了涉及到戰爭、宗教、社會以及配偶制度對人所造成的壓制,還涉及到故事裡、那個明顯帶有鮮明阿富汗色彩的國度裡許多教人難以想像的隱秘。故事中的妻子,就像那些向「堅忍之石」和盤托出一切愁煩的信徒,她將她一切的心事,都交付給她懷裡的那塊「堅忍之石」,而最後,石頭終於綻裂開了......
《堅忍之石》故事的地點與人物形象雖然都比較含糊,然而在筆法上,阿提克˙拉希米 (Atiq Rahimi)所採用的,卻還是非常現實主義的手法。故事中所談論到的政治壓制都非常具體,而其中所述及的婦女地位,乃至她們在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更是非常精準而且鉅細無遺,尤其是那些涉及到伊斯蘭教的價值觀與生活細節等等,都可見作者刻意下的許多心力。就像之前的小說一樣,阿提克˙拉希米在《堅忍之石》保留了一貫利落甚至冷峻的風格,然而在小說的部分章節,卻又會筆鋒一轉,穿插一些甚富抒情味道的句子。能夠在首本直接以法語寫作的小說中保留文字上的這份風格,並同時對自身文化作出深刻的反省,難怪拉希米雖然只是 P.O.L. 這間年輕出版社旗下的一名新進作家,但仍然能贏得龔古爾評判團的青睞。
1962年出生於阿富汗的阿提克˙拉希米現年雖然已經四十七歲,但對法國的讀者而言,他的確還可說是一位新進作家。拉希米首本正式發表的小說《土地與灰燼》(Earth And Ashes)出版於2000年,其後又出版了《夢與恐懼的千個房間》 (A Thousand Rooms of Dream and Fear )(2002)和《想像的回歸》(Le Retour imaginaire)(2005),都是以波斯文書寫,因此撰寫《堅忍之石》對拉希米而言,可說是一次重要的自我跨越和挑戰。
事實上,文學創作只是拉希米創作生命的一半。擁有索邦大學 (la Sorbonne)影音傳訊博士學位的拉希米其實還是一位出色的紀錄片導演,他曾於2004年將自己的首本小說《土地與灰燼》拍成紀錄片,並在康城影展中贏得了「展望未來」(Regard sur l'avenir)大獎,向當時才剛剛認識他的法國讀者,展示了他文學創作以外的另一種才華。
然而,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拉希米向人所講述的其實都是同一個故事:一個輾轉從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再到法國的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