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香港特區統計處調查公佈,本港貧富差距擴大。最新數字顯示灣仔區蟬聯全港最富裕地區,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高達三萬元,按年急升百分之七點一,與敬陪末席的深水步相差達一點二倍,顯示「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嚴重。
驟然聽來覺得有點不可置信,灣仔區的居民會是全港最富裕的?筆者在灣仔區長大,對灣仔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軒尼詩道電車路近鵝頸橋一帶,皇后大道東一帶的廣州走馬式騎樓,及修頓球場附近包括昔日的貝夫人健康院等當時的地標。以上種種給我的是至今都難以洗脫舊區、居民收入偏低及年齡層較年長的印象。
灣仔區之所以能成為全港最富貴的分區,全托劃界鴻福。灣仔區的選區包括了:跑馬地、渣甸山、大坑、司徒拔道、軒尼詩、銅鑼灣、鵝頸、大佛口、修頓、樂活及愛群。單看前面幾個區份就可知其高收入之「來源」—原來是沾了這些富貴區之光。
因為整體範圍包括了甘道及深水灣道,整個上跑馬地以至黃泥涌峽道及部分大潭水塘道一帶的富貴區域,獨立洋房及超級豪宅縱目皆是,更重要的是整個「灣仔區」並沒有任何公共屋村。有大富巨富作後盾,在調查收入方面來共產一下,拉個平均數,就算經濟環境已陷於水深火熱的灣仔低收入家庭,其收入也必然來個大幅反彈。灣仔平民百姓街坊自己知自己事,老婆當然不懷疑老公私自收藏部分個人收入,不上繳中央而成立小金庫,因為老公平日也會省吃儉用。
作為灣仔區的一分子,筆者在此澄清一下,區外的市民請勿誤會,以為灣仔區民個個富貴,實則貧富差距依然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