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羊璧
轉眼是五月了。
五月,有好幾個日子,在中國近代史上是重要的日子。如五月一日,勞動節;五月四日,五四運動;五月三十日,「五卅慘案」紀念日。
這些紀念日,現在漸漸不太受注意。在上個世紀,動盪的歲月中,人們在這些日子常常要掀起許多記憶,談論許多話題,氣氛熱紛紛。五月,被稱為「紅五月」,火紅的日子,火紅的記憶。
不過,現在談起這些日子的時候,會發覺,這些日子中的歷史事件和提出的問題,歷史已經做出不少答案了。也有些答案,還要等待人們以更新的一頁頁歷史來作答。
五月一日,勞動節。關於「勞動」,現在歷史就提出了新的概念。
五月一日勞動節,源自歐美的工人運動,與八小時工作制有直接關係。
說起來,是一百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一八六六年,在日內瓦,國際工人運動提出要求八小時工作制。
到了一八八六年,在芝加哥,二十萬工人罷工,要求確立八小時工作制。
一八八九年,在巴黎,當時領導工人運動的組織「第二國際」定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這是勞動節的全名。
在中國,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定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從這些日期看,可以知道中國的工人運動步伐是較遲的。中國的工業發展得遲。
國際上的工人運動,在那個時期,爭取八小時工作制,很明顯,這表示當時的工人勞動時間很長,超出八小時。工人提出要求八小時工作的合理工時,是工人運動的一個中心口號。
現在八小時工作制,普遍被承認了。現在加時要增加報酬,也是由八小時制為基礎計算出來。
在今天,紀念勞動節,倒是「勞動」二字,很值得重新認識。
馬克思分析「勞動」的時候,明顯重點是分析工廠的體力勞動。得出結論是,一批原料,經過工人的勞動之後,出來的勞動成果,比起原料,價值是大大提高了。在付出工人的工資(勞動力價值)之後,仍有剩餘。這些剩餘就是投資者(當時是資本家)取得,佔有了「剩餘價值」。
這樣計算,剩餘價值往往是很大的。
比方製造汽車,以鋼為主的多種原料,經過加工成為部件零件,再由工人合成一部完整的汽車,成品的汽車,價值明顯是大大提高了。
但是,這一整個過程中,包含的勞動種類是很多的。原料的開礦,工作母機的製造,部件零件的製作,最後裝嵌完成,都要有大量體力勞動。但是開礦的勘探、工作母機的設計、汽車裝嵌的生產線等等,都需要有大量的知識、艱辛的設計、創造性的設計、生產過程的管理,等等,這都是腦力勞動。資本家的管理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沒有高水平的腦力勞動,現在許多高科技產品是出不來的。
在今天來說,談到勞動,勞動節,應該對多種腦力勞動,都承認是重要的勞動,與體力勞動一樣,都受到充分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