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30前後 中國人登月建基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1]     我要評論

 【本報訊】中國科學院昨日(10日)公佈《中國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其中2050年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明確提出,2030年前後,中國將實現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2050年前後,將實現載人從月球基地飛向更遠的行星,具備載人登火星能力。

 據中新社報道,中科院這份最新出爐的中國2050年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稱,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能力方面,2020年前後,探測器可達火星。2030年前後,深空探測器實現高效星際航行和高精度自主導航,可探測木星等火星以外的行星;2050年前後,深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進入宇宙空間。空間技術能力在載人航天方面,載人登月前,在2020年前後,突破人在近地軌道空間站長期生存保障技術,建立長期有人逗留的空間站。

 對地觀測與綜合信息應用能力方面,2020年前後,發展大型綜合對地觀測系統、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實現全國組網,2030年前後,進一步完善大型綜合對地觀測系統,建成地球系統模擬網絡平台,實現亞洲聯網,2050年前後,地球系統網絡平台實現全球聯網,開展對地球系統變化與重大災害的模擬、預警預測。

高空氣球構造平流層飛艇

 同時,到2050年前後,中國還將突破激光超高速通信技術,建立以大型超壓式高空氣球為基礎的平流層高空站,發展新一代平流層飛艇,並開展組網應用,使人們進入空間的方式更加廉價和高效。

中科院公佈科技發展藍圖

 中國至2050年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主要內容有三:科學方面,針對黑洞、暗物質、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測,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陽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及預報,地外生命探索,實施空間科學衛星和探測計劃;對地觀測與綜合信息應用方面,發展先進的地球系統綜合要素觀測系統,構建數字地球科學平台與地球系統網絡模擬平台;空間技術方面,圍繞超高分辨能力、超高精度時空基準、臨近空間飛行、深空超高速與自主航行、空間高速通信、人類空間生存與活動能力等六大方向,突破關鍵和瓶頸技術。

相關新聞
福建4大城市 人事重大調整 (圖)
履新首日會老友 細數與文匯淵源 (圖)
主要官員簡歷
福建4市基本數據一覽
內地PPI跌7.2% 創13年新低 (圖)
國家智囊:慎防滯脹風險 (圖)
內地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降14%
就業形勢嚴峻 未畢業先搵工 (圖)
國務院通過江蘇沿海發展規劃 (圖)
消費者信心 內地稱冠亞太
IMF歡迎中國購債券
31省成立醫改領導小組
搶收小麥 (圖)
生活成本 京滬港躍居全球前30 (圖)
全球生活費用指數前十名 (圖)
亞洲生活成本最高城市前十名 (圖)
胡總下周三晤普京
國航空客故障 迫降莫斯科 (圖)
印度擬向藏南增兵6萬 (圖)
友好城市資格 內地網民否決巴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