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風花歲月:慕田峪長城 如巨龍飛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5]     我要評論

靜雨 北大美學博士生

 學年近尾聲,閒來和同學爬長城。前幾天登上了慕田峪長城,雄關挺拔險奇,印象難忘。

 慕田峪原是一個小山村,坐落在懷柔縣北辛營鄉。這裡山巒起伏,林木蔥鬱,萬里長城自東南而西北在叢山峻嶺之巔蜿蜒。由於山勢緩陡、曲直相間,極富立體感。

古軍事要衝 拱衛京師皇陵

 慕田峪長城西接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密雲縣的古北口。敵樓密集,關隘險要。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京師皇陵的軍事要衝,稱為「危嶺雄關」。

 南北朝時的北齊在慕田峪築有長城,明朝初年重建。據文獻考證,慕田峪長城是明初朱元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明永樂二年(1404年)建「慕田峪關」。隆慶三年(1569年),譚倫、戚繼光鎮守京畿時,又在明初長城的基礎上加以修葺。現在慕田峪保留修復的長城,是全國明長城遺跡中保存最好的地段之一。

 慕田峪長城多建在外側陡峭的崖邊,依山就勢,以險制厄。牆體高七八米,牆頂寬四五米,建築材料以花崗條石為主,雄偉堅固。牆頂上兩邊都建有矮牆垛口,可兩面拒敵,外側挖掘擋馬坑,使防禦功能更加完備。這些地段的垛口不是開口的長方形,而是呈鋸齒狀。險要之處更修有炮台。此外還建有「支城」,就是在長城內外側有高脊山樑的地方,再順山樑修出一段長城來,長度由幾米到幾十米不等,並築有敵樓,當地人稱為「刀把樓」。明代在重修慕田峪長城時,除了在牆頂的兩側都加修了垛口,還設置了滾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

地勢高峻險要 雷擊意外頻生

 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稱之為「牛犄角邊」。從「牛犄角邊」繼續往前延伸,經過一個名叫「箭扣」的地方,這裡是已達海拔1,044米的山峰,兩側陡峭如削。在修築長城時,必須從山頭的外側斷崖絕壁上通過,又不能把這個制高點留在外面,使用磚石、木材顯然都不行。於是聰明的工匠們用了兩根大鐵樑擔在斷崖之上,上面再壘砌磚石,這種方法在整個長城修建史上極為罕見。

 慕田峪長城由於地勢高峻險要,在風雲變色的天氣裡尤其感受到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不久前這裡發生了意外。下午兩點多,天空下起暴雨,響雷隨後不斷打起,一道道閃電在長城周圍閃過,整個大地在顫抖。當時有5人仍在朝「鷹飛倒仰」地段爬去,那是箭扣長城最高最險處,當地人稱為「擦邊走」,因為可行走的位置只有一米多寬。其中一對北大博士生新婚夫婦被雷電擊中,墜下斷崖身亡。雷擊意外在野長城頻頻發生,引起社會對防雷的高度關注。

 慕田峪長城依山起伏,如巨龍飛騰,險峻崢嶸。登上烽火台,極目遠望,鷹飛倒仰橫空而立,箭扣長城蓄勢在弦,斷雁朔風,天地空茫,靜聽幕幕烽煙雲影呼嘯掠過。

相關新聞
教院增學額 正名亮綠燈 (圖)
有助正名大學 教院師生雀躍
理大城大增副學士先修名額 (圖)
白先勇獲中大頒榮譽文學博士 (圖)
3千非本地畢業生 去年准留港 (圖)
研無線電合作式通訊 科大教授獲馬可尼獎
報港大內地生銳減1/3
教院2012年目標期望(部分)
時人時事:慈父患癌 兒省悟盡孝 (圖)
Father's cancer awakens son to filial duties
風花歲月:慕田峪長城 如巨龍飛騰
文山戲夢:不肯犧牲 愛情難求
英語世界:流感肆虐 好書伴炎夏
星空故事:433號小行星--愛神星 (圖)
摩登都會 Modern Metropolis (圖)
一句話國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